"风裁日染开仙囿":山茶花像是经风裁剪、阳光染就盛开在仙苑中,
"百花色死猩血谬":百花失去色彩,连猩血都显得红得不对。
"今朝一朵堕阶前":今天有一朵山茶花坠落在台阶前,
"应有看人怨孙秀":应该有看花的人会怨恨孙秀。
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唐天复间入蜀,蜀主王建称他“禅月大师”。贯休与陈陶、方干、李频等众多诗人交往唱酬,多奇思奇句,部分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善画水墨罗汉及释迦弟子诸像,笔法坚劲,形象夸张,世称“梵相”,存世《十六罗汉图》传为其作。兼善草书,号曰“姜体”,时人比之为阎立本、怀素。著有《禅月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山茶花如在仙苑中经风裁日染般美丽,百花与之相比都失色,还写了一朵茶花坠落在阶前,借典故表达出应有看花人会因花的坠落而怨恨孙秀,表达了对山茶花的怜惜和对美好被破坏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此句描绘了山茶花生长的环境和开放时的状态。“风裁日染”形象地写出了山茶花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绽放的美丽,仿佛是经过精心裁剪和染色一般。“开仙囿”则将山茶花开放的场景比作仙境的园圃,赋予了山茶花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百花色死猩血谬”通过与百花的对比,强调了山茶花颜色的艳丽和独特,其他百花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如同猩猩的血色一样不值一提,突出了山茶花的美丽和出众。“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此句从山茶花坠落这一细节展开联想。“今朝一朵堕阶前”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一朵山茶花坠落在台阶前,给人一种惋惜的感觉。“应有看人怨孙秀”则运用了典故,孙秀嫉妒石崇拥有美女绿珠,诗人借此暗示有人会因为山茶花的美丽而产生嫉妒之心。这一联想不仅进一步衬托出山茶花的美丽,还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在欣赏山茶花美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上一篇:唐·薛涛《十离诗·鹦鹉离笼》
下一篇:唐·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