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ìng
chóu
yáng
​​pú
shān
zhāi
zuò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薛道衡浏览量:2
xiāng
wàng
shān
jìn
xiāng
zhāo
láo
lóng
mén
zhú
jiàn
huà
yuè
lián
huā
gāo
yuè
gāo
zhàng
chóng
dié
niǎo
dào
fēng
yān
jiē
yáo
yuán
shù
ruò
yuǎn
shuǐ
zhōu
zhōu
dàn
dàn
jīng
liú
hán
zhōu
zhǔ
bái
yuè
lěng
hán
guān
qiū
qiū
qīng
fēng
tán
qín
jiàn
yuè
suī
fēi
zhuāng
yín
yǒng
cháng
yuè

译文

你我相隔的山河看似切近,可我日夜思念,身心俱疲。龙门的水流像竹箭般迅急,华山的莲花峰高耸入云。华山高大,山峦层叠,险峻的鸟道与风烟相接。遥远的平原上,树木像荠菜般细小,远处的水面上,船儿像叶子般轻飘。叶般的小船一天天在水面漂浮,惊涛骇浪一夜夜奔流不息。晨露寒凉,水中小洲泛着白光,月光清冷,函谷关笼罩在秋意中。秋夜清爽的风儿吹起,我弹奏着琴,月光照临如镜。虽然不像庄舄那样吟唱故乡的歌,可吟咏时却常常思念越国。

逐句剖析

"相望山河近":你我相隔的山河看似切近,

"相思朝夕劳":可我日夜思念,身心俱疲。

"龙门竹箭急":龙门的水流像竹箭般迅急,

"华岳莲花高":华山的莲花峰高耸入云。

"岳高嶂重叠":华山高大,山峦层叠,

"鸟道风烟接":险峻的鸟道与风烟相接。

"遥原树若荠":遥远的平原上,树木像荠菜般细小,

"远水舟如叶":远处的水面上,船儿像叶子般轻飘。

"叶舟旦旦浮":叶般的小船一天天在水面漂浮,

"惊波夜夜流":惊涛骇浪一夜夜奔流不息。

"露寒洲渚白":晨露寒凉,水中小洲泛着白光,

"月冷函关秋":月光清冷,函谷关笼罩在秋意中。

"秋夜清风发":秋夜清爽的风儿吹起,

"弹琴即鉴月":我弹奏着琴,月光照临如镜。

"虽非庄舃歌":虽然不像庄舄那样吟唱故乡的歌,

"吟咏常思越":可吟咏时却常常思念越国。

# 吟咏常思越:杨素封越国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是隋代诗人薛道衡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开篇点出相思之情,即便山河看似切近,思念也日夜让人疲惫,再借山河景象,将抽象情感寄托其中,奠定景中含情的基调。接着铺展远近景色,写山峦层叠、路途艰险遥远,又以远景的渺小反衬空间辽阔,凸显思念的孤寂,再通过写时间流逝,将空间之间的阻碍与时间绵长交织,加深牵挂。最后以秋夜场景收束,清冷氛围映照孤寂心境,在弹琴观月的静谧中,借典故将相思落到思乡上,升华为对故土的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北朝末隋初诗人

薛道衡(540~609),隋代诗人。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时官至司隶大夫,后为隋炀帝所害。薛道衡与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其诗词藻华艳,边塞诗雄健。千古名作《昔昔盐》感情真切,体物工致,音律和婉,其中“空梁落燕泥”句为人传诵。另有名作《人日思归》《出塞二首》等。著有《薛道衡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创作于隋朝初年,彼时薛道衡担任内史舍人,与隋代军事统帅杨素过从甚密,常有诗歌唱和。在杨素创作《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之后,薛道衡便以此诗相酬答,既彰显了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生动折射出隋初文坛盛行的唱和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唱和诗。诗中描绘了山河相望、龙门竹箭、华岳莲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秋夜寒露、月冷函关的凄清意境,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杨素的深切思念之情,也反映了隋初文人诗歌唱酬的风貌。

2. 写作手法

象征:“龙门竹箭急,华岳莲花高”二句,以物喻志藏深意:“龙门竹箭”取竹箭自龙门急穿而出之态,喻志向如箭般锐不可当、奔涌向前;“华岳莲花”状华山峰顶如莲花绽立之姿,显志向似华岳般巍峨高耸、凌云向上。竹箭之“急”见志向的迫切与劲势,华岳之“高”显志向的宏阔与高远,两句并置,将诗人心中高远之志,借自然物象的劲健与雄浑,具象化呈现在字里行间。

3. 分段赏析

首四句“相望山河近,相思朝夕劳。龙门竹箭急,华岳莲花高。”开篇直点核心情感,即便山河看似相隔不远,思念却日夜萦绕,令人身心俱疲。紧接着“龙门竹箭急,华岳莲花高”以壮阔山河为喻:龙门水流如箭般迅疾,华岳莲花峰高耸入云。既写两地相隔的实景,又以“急”暗喻思念的迫切,以“高”反衬阻隔的深重,将抽象的牵挂融入具象山水,奠定“景中含情”的基调。中六句“岳高嶂重叠,鸟道风烟接。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紧承华岳,写山峦层叠、险峻鸟道与风烟相连,渲染路途艰险与遥远,暗示相见之难。“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转写远景:平原树木小如荠菜,远水行船轻如叶片,以“小”“轻”反衬空间辽阔,凸显思念在漫长距离中的孤寂。“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再写时间流逝:小船日复一日漂浮,惊涛夜复一夜奔涌,既写舟行艰辛,又暗喻思念如流水不息,将空间之间的阻碍与时间绵长交织,让牵挂更显深沉。末六句“露寒洲渚白,月冷函关秋。秋夜清风发,弹琴即鉴月。虽非庄舄歌,吟咏常思越”转入秋夜近景:寒露沾洲渚泛白,月光清冷笼罩函谷关,“寒”“冷”既写实景,又映照着独处的孤寂。“秋夜清风发,弹琴即鉴月”绘静谧画面:秋夜清风中弹琴,月光如镜映照身影,以无声场景暗藏未言的心事。末句“虽非庄舄歌,吟咏常思越”化用典故,虽不像庄舄(战国越人,在楚仍吟越歌)那样直白吟唱乡音,却在吟咏中总思念故乡(越国),将前文“相思”落到“思乡”实处,让情感从对远方的牵挂升华为对故土的眷恋,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作为隋代诗坛作品,该诗乃酬答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其二)》之篇,鲜明展现隋诗朴质劲健的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萧衍《江南弄 江南弄》

下一篇:南北朝·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