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多娇艳":楼上佳人明艳动人,
# 娇艳:娇柔且艳丽。指美女。
"当窗并三五":三五成群倚窗而立。
# 三五:三五个人。,并:并肩。,当窗:面对窗户。挡着窗户。当:当间,站在空当中间。
"争弄游春陌":争相嬉游春日街巷,
# 春陌:春日的街市。春天田野的小路。,游:春游。游玩。,争弄:争抢弄堂小巷。弄:(南方方言)小巷。争抢耍弄。
"相邀开绣户":相邀开启雕饰门扉。
# 绣户:有雕刻绣画的门户。多指女子居处。,相邀:互相邀请。互相约定。
"转态结红裙":纤腰轻转红裙摇曳,
# 结:打结。结系。,转态:扭转姿态。扭捏作态。
"含娇拾翠羽":含情拾取翠羽低眉。
# 翠羽:翠鸟的羽毛,青绿色而有光泽。,拾:捡起。拾得。,含娇:饱含着娇媚。
"留宾乍拂弦":为留宾客轻拨琴弦,
# 拂弦:拂拭琴弦。指弹琴。,乍:刚。忽然。,留宾:留住宾客。
"托意时移柱":暗寄心意暗调音徽。
# 移柱:移动琴柱。琴柱,一说握在掌中压抑琴弦使其声音柔和的玉柱。一说琴上支撑琴弦的琴柱。诗韵:五,户,羽,柱,古韵上声七雨。,时:时常。不时地。,托意:寄托情意。
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
陈叔宝(553~604),即陈后主,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宣帝陈顼长子,在位时增关市之征,暴取于民,来大建宫室,日与妃嫔、文臣游宴。陈祯明三年,建康破,匿井中被俘。陈叔宝的诗多写宫嫔艳妇的容貌思绪、朝欢夕饮的游冶宴乐,内容贫弱,风格淫靡。其所作《玉树后庭花》赞美妃嫔姿色,后人视之为亡国之音。其少数乐府诗写景清新,言情真实,语言辞藻华丽,音律谐美,对偶工整。明人有辑本《陈后主集》。
1. 分段赏析
“楼上多娇艳,当窗并三五”以俯视视角勾勒舞女群像。楼上”点明场景所在,暗示宫廷或贵族楼阁的华贵背景;“多娇艳”直陈女子容色之美,将群体特征凝练为“娇艳”二字,赋予画面视觉冲击力。“当窗并三五”通过“当窗”的动态感与“并三五”的群体数量,既呈现女子临窗而立的姿态,又以“三五”的模糊数字暗示人数众多却无拥挤感,反衬其从容优雅。“争弄游春陌,相邀开绣户”转入动态描写,以“争”“相”二字激活画面生机。“争弄游春陌”中,“争”字将女子出游的急切与活泼表现得淋漓尽致,“弄”字暗含嬉戏、玩赏之意,既呼应春日主题,又以“游春陌”的开阔场景打破楼阁的封闭感。“相邀开绣户”则以“相邀”展现女子间的亲密互动,“开绣户”的动作既呼应前文“当窗”的静态,又通过门户的开合暗示社交的主动性与开放性。这两句如快镜头切换,将静态群像转化为动态叙事,春日游宴的欢愉氛围跃然纸上。“转态结红裙,含娇拾翠羽”聚焦个体姿态,以服饰与动作刻画女性柔美。“转态结红裙”中,“转态”二字以动态捕捉舞姿精髓,裙摆随转动而“结”,既写实裙裾飞扬的视觉效果,又暗含舞蹈动作的韵律感;“红裙”以浓烈色彩点染画面,与前文“娇艳”呼应,强化视觉冲击。“含娇拾翠羽”则以神态与动作并置,“含娇”将羞涩与妩媚凝于眉眼,“拾翠羽”既可实指拾取鸟羽装饰,亦可虚指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虚实相生间,女子娇憨之态与对美的追求浑然一体。这两句如特写镜头,将女性之美聚焦于肢体语言与微表情,细腻入微。“留宾乍拂弦,托意时移柱”以音乐场景收束全篇。“留宾乍拂弦”中,“乍”字凸显即兴与自然,女子为宾客抚琴的动作既显才情,又暗含待客之礼;“拂弦”以轻触琴弦的细节,暗示技艺的娴熟与随性。“托意时移柱”则以“移柱”这一专业动作,展现女子借音律传递隐秘情思的巧思,琴柱移动可改变音高,此处暗喻情感起伏,将音乐从技艺升华为情感载体。末尾两句如声画同步,既以听觉意象丰富画面层次,又以“托意”二字点破才艺背后的情感内核,使全诗从外在描绘转向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