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ù
shān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颜延之浏览量:2
guì
lín
fēng
yuē
xiù
shān
zài
chéng
西
běi
bǎi
zhí
sǒng
bǎi
chǐ
zhōu
huí
píng
xià
yǒu
dòng
xué
níng
chuí
kǒng
dòu
tōng
shān
běi
páng
huí
bǎi
zhàng
huò
rán
míng
lǎng
sòng
guāng
qīng
yán
yán
nián
jùn
cháng
běi
shí
shì
zhōng
shū
yóu
cún
cháng
shī
yún
yún
shì
wèi
ruò
xiù
zhě
cuó
é
guō
kāi

译文

桂林的《风土记》中说:独秀山在城的西北方向一百步远的地方。它笔直地高耸起来有五百多尺。环绕一周有一里的距离。在平地上独自挺拔而出。山下有一个洞穴。洞穴里凝结下垂着许多孔洞。道路能通到山的北面。洞穴旁边曲折回环有一百多丈。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起来。南朝刘宋时期的光禄卿颜延年曾经治理这个郡。常常在山北面的石室内读书。遗迹现在还存在。曾经写过诗,说的就是这里的情况。。不如那独秀的山峰,高耸的山势在城郭间展开。

逐句剖析

"桂林《风土记》曰":桂林的《风土记》中说:

"独秀山在城西北一百步":独秀山在城的西北方向一百步远的地方。

"直耸五百余尺":它笔直地高耸起来有五百多尺。

"周回一里":环绕一周有一里的距离。

"平地孤拔":在平地上独自挺拔而出。

"下有洞穴":山下有一个洞穴。

"凝垂孔窦":洞穴里凝结下垂着许多孔洞。

"路通山北":道路能通到山的北面。

"旁回百余丈":洞穴旁边曲折回环有一百多丈。

"豁然明朗":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起来。

"宋光禄卿颜延年牧此郡":南朝刘宋时期的光禄卿颜延年曾经治理这个郡。

"常于北石室中读书":常常在山北面的石室内读书。

"遗迹犹存":遗迹现在还存在。

"尝赋诗云云是也":曾经写过诗,说的就是这里的情况。。

"未若独秀者":不如那独秀的山峰,

"嵯峨郭邑开":高耸的山势在城郭间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独秀山诗》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延之创作的诗作。此诗仅两句,“未若独秀者,嵯峨郭邑开”,前一句直接表明独秀山的独特,将其与其他山峰对比,突出它无可比拟的卓异;后一句则描绘了独秀山巍峨耸立在城郭边,展现出其雄伟壮观的气势,为整个城邑开拓出别样的景致。全诗句式简洁,却生动地勾勒出独秀山孤峰耸立、巍峨挺拔的姿态,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刘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颜延之(384~456),南朝刘宋文学家。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早年孤贫,好读书,无所不览。晋末曾任主簿、行参军,宋武帝时任太子中舍人,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颜延之与谢灵运均以文采知名,并称“颜谢”,又与鲍照、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文学成就主要在辞赋及散文创作方面。他的诗重雕琢,喜用事,文辞深奥华丽。代表作品有《五君咏》《赭白马赋》。明人辑有《颜光禄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未若独秀者”一句直抒胸臆,以对比的手法,将独秀山与其他山峰进行比较。“未若”二字直接表明在诗人心中,独秀山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地位,简洁而有力地突出了独秀山卓然不群的特质,奠定了全诗对独秀山赞美歌颂的基调。​“嵯峨郭邑开”一句则具体描绘独秀山的形态与气势。“嵯峨”一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独秀山高耸巍峨、险峻奇绝的外貌特征,让读者仿佛能直观感受到山峰的雄伟壮观;“郭邑开”三字进一步拓宽了画面的意境,描绘出独秀山矗立在城郭旁,以其雄浑气势为城郭开拓出壮阔景致的画面,赋予独秀山一种主宰城郭周边景致的磅礴力量,既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又暗含了诗人对独秀山由衷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 其六 应玚》

下一篇:南北朝·何逊《与苏九德别(宿昔梦颜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