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无因饶锦绣":牡丹没理由虚推锦绣比自己颜色丰富,
# 饶:富余。
"馨香惟解掩兰荪":兰花和香荃的气味也比自己。
# 兰荪:香草。
"那堪更被烟蒙蔽":不忍看烟笼雾罩中牡丹花朵湿漉漉,
"南国西施泣断魂":那是越国的美女西施在伤心地啼哭。
晚唐诗人
唐彦谦(?~893?),唐代诗人。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应进士试十余年不第,后避乱居汉南。曾任河中节度副使,历任晋、绛、阆、壁等州刺史。唐彦谦博学多才,擅书画音乐博饮之技。其诗初学温庭筠、李商隐,用事精巧,诗风纤丽。尤擅长七言诗,语言清丽,用典精巧隐僻,对偶工切,对宋代西昆诗人颇有影响。后崇尚杜甫,转趋淳雅壮丽。代表作品有《七夕》《夜蝉》《秋晚高楼》《过长陵》等。著有《鹿门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咏物题材。诗中先夸赞牡丹颜色艳丽胜过锦绣,香气浓郁盖过兰荪,后笔锋一转,叹其被烟雾蒙蔽,借西施典故,表达对牡丹美好却遭困厄的惋惜与赞美,寄托对美好事物受抑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比:“馨香惟解掩兰荪”通过与“兰荪”对比,充分展现出牡丹的香气。“兰荪”是散发香气的香草,可它的香气却被牡丹掩盖,由此可见牡丹的香气是多么醉人。
3. 分段赏析
诗的首句“颜色无因饶锦绣”,开篇就直接描绘牡丹的形态与色彩。“饶”有富余之意,“锦绣”既指色彩明艳的丝织品,又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饶锦绣”既表示牡丹的颜色比丝织品还要娇艳,也是在赞美牡丹别样的美丽。末两句“馨香惟解掩兰荪”,承接首句,通过与“兰荪”对比,充分展现出牡丹的香气。“兰荪”是散发香气的香草,可它的香气却被牡丹掩盖,由此可见牡丹的香气是多么醉人。诗的三、四句“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是对牡丹之美的进一步描绘与高度赞扬。平常状态下,牡丹已然美得动人心弦。“被烟蒙蔽”后,更是美得惊世骇俗。究竟美到何种程度呢?生长在江南、位列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见了都会暗自惭愧,因比不上牡丹的美而伤心落泪,甚至到了“断魂”的地步。
4. 作品点评
整体来看,诗的一、二句正面描写牡丹之美,三、四句侧面烘托牡丹之美。正面描写精准自然,侧面描写鲜明生动。朗读全诗,那国色天香的牡丹仿佛从纸面跃出,鲜活地呈现在眼前。诗人的深厚功底和精湛的炼字技艺,由此可见一斑。
上一篇:唐·罗隐《秦纪》
下一篇:唐·韩偓《江楼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