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yuàn

朝代:唐作者:唐彦谦浏览量:1
xiǎo
yuàn
rén
yān
xié
yuè
zhuǎn
míng
qīng
xiāo
chóu
chàng
yǒu
qíng

译文

深夜里小小的院子空无一人,烟雾倾斜着,月亮变得越来越明亮。在这清静的夜晚很容易让人惆怅,但这种惆怅不一定是因为离别之情。

逐句剖析

"小院无人夜":深夜里小小的院子空无一人,

"烟斜月转明":烟雾倾斜着,月亮变得越来越明亮。

# 烟斜:烟云渐散。

"清宵易惆怅":在这清静的夜晚很容易让人惆怅,

# 惆怅:一作怊怅。,清宵:月色清明的夜晚。

"不必有离情":但这种惆怅不一定是因为离别之情。

# 离情:离别的情思。,不必:不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院》是晚唐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五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深夜无人的小院中,烟雾袅袅飘散、月光愈发明亮的静谧景象,以“烟斜月转明”细腻勾勒出夜色的清幽与朦胧。后两句“清宵易惆怅,不必有离情”则直抒胸臆,点明在清冷的夜晚人易生惆怅,且这种愁绪并非仅因离别而起,拓宽了情感表达的维度。全诗语言简洁质朴,通过对小院夜景的刻画与内心情绪的抒发,含蓄地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唐彦谦(?~893?),唐代诗人。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应进士试十余年不第,后避乱居汉南。曾任河中节度副使,历任晋、绛、阆、壁等州刺史。唐彦谦博学多才,擅书画音乐博饮之技。其诗初学温庭筠、李商隐,用事精巧,诗风纤丽。尤擅长七言诗,语言清丽,用典精巧隐僻,对偶工切,对宋代西昆诗人颇有影响。后崇尚杜甫,转趋淳雅壮丽。代表作品有《七夕》《夜蝉》《秋晚高楼》《过长陵》等。著有《鹿门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小院无人夜,无人夜,便有离情矣!”首句“小院无人夜”,简洁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空寂的小院夜景,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叠用“无人夜”,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这种空寂之感,也直接点明离情由此而生;“下句惆怅,为此三字”,“惆怅”二字直抒胸臆,将离情带来的情感直接表达出来。“烟斜月转明,此承上夜字,伏下清宵”,此句在语言上巧妙承接上文的“夜”,描绘出烟雾倾斜、月光渐明的景象,从视觉角度细腻刻画夜晚景色,“烟斜以月照而转明”进一步描写景物变化,让独夜的清冷之感更加强烈,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百倍凄凉,这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清宵易惆怅,转句反开一笔,而合句即用反掉法”,“清宵易惆怅”看似在说清宵本就容易引发惆怅,实则是主人公将自己因离情而生的惆怅,反说成是清宵所致,诗人运用曲笔的描写手法,用意深曲,通过这种委婉含蓄的表达,让情感更加耐人寻味,妙有含蓄,也将主人公内心复杂的离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要看“无人夜”二字,下惆怅正为此,却把推到清宵上边去。于是寻夜之罪案来说,烟月是清宵之罪案也。月不明则烟不见,月明则烟受月光而见,见烟斜在那里,我正怕此烟,而月却又照得分明,自然生出惆怅来。此时独身无伴,凭栏不可,隐几不可,卷帘不可,下帷不可,煞有二十分过不去,总是离情在胸前梗塞。若说有离情,便落凡近;若说无离情又涉悬空。乃轻轻转下去曰“清宵易惆怅”。合曰“不必有离情”,的有雅人深致,唐贤之妙如此!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

# 纪昀:真情新语,此乃妙于言情。

清纪昀《删正二冯评阅才调集》

# 无人夜”便有“离情”,因“离情”而“惆怅”。今反云“惆怅”不由“离情”,乃“清宵”之故。诗人用笔深曲,令人览之不尽,妙有含蓄。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 人之闲恨闲愁,其来无自。场临广武,则凭吊英雄;宫过咸阳,则追怀故国;访贞娘之墓,叹息婵娟;经宋玉之居,兴嗟词客。其实皆悠悠陈迹,而言愁欲愁,亦如此诗之小院月明,无端惆怅,非必有离情暗恨也。近人听雨诗:“明知关我心何事,只是撩人梦不成”颇与此诗同意。

清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于鹄《春山居》

下一篇:唐·雍裕之《五杂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