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zhāng

朝代:唐作者:李颀浏览量:2
zhāng
gōng
xìng
shì
jiǔ
huò
suǒ
yíng
hào
shǒu
qióng
cǎo
shí
chēng
tài
jīng
dǐng
chuáng
cháng
jiào
sān
shēng
xìng
lái
huī
liú
xīng
xià
shè
fēng
xiāo
tiáo
hán
cǎo
mǎn
tíng
wèn
jiā
suǒ
yǒu
shēng
shì
píng
zuǒ
shǒu
chí
xiè
áo
yòu
shǒu
zhí
dān
jīng
dèng
shì
xiāo
hàn
zhī
zuì
xǐng
zhū
bīn
qiě
fāng
zuò
lín
dōng
chéng
guǒ
jiāng
bái
ōu
zhù
xiāng
jīng
wēi
xīn
xiè
fàng
shén
hóng
shí
rén
shí
zhě
shì
ān
shēng

译文

张公的本性喜欢饮酒,为人豁达不善于经营。头发斑白了还在专心研究草书和隶书,当时的人都称他为太湖精。他不戴帽子,随意地坐在胡床上,大声地呼喊了几声。兴致来了就在白色的墙壁上挥毫泼墨,运笔如流星般迅速有力。他居住的地方萧条冷落,庭院里长满了寒草。问他家中有什么,他的生活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他左手拿着蟹螯,右手拿着道家的经典著作。眼睛直直地望着天空,完全不在意自己是醉了还是醒着。众多宾客正围坐在一起,旭日已经照到了东城。用荷叶包着江里的鱼,白瓷碗里盛着香喷喷的米饭。他对微薄的俸禄毫不在意,把心思都放在广阔的天地之间。那些不了解他的人,觉得他就像是安期生一样(超凡脱俗)。

逐句剖析

"张公性嗜酒":张公的本性喜欢饮酒,

# 张公:张旭,字伯高,唐苏州人。曾任金吾长史,人称其张长史。

"豁达无所营":为人豁达不善于经营。

"皓首穷草隶":头发斑白了还在专心研究草书和隶书,

# 草隶:书与楷书,或以为指章草或隶书草写,不确。,穷:寻根究源。,皓首:白头,指人已年老。

"时称太湖精":当时的人都称他为太湖精。

# 太湖精:人们认为张旭草书独得太湖的精气。

"露顶据胡床":他不戴帽子,随意地坐在胡床上,

#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又叫交椅或交床。,露顶:据史载,张旭发稀,秃头顶。

"长叫三五声":大声地呼喊了几声。

"兴来洒素壁":兴致来了就在白色的墙壁上挥毫泼墨,

# 素壁:粉刷干净的墙壁。

"挥笔如流星":运笔如流星般迅速有力。

# 流星:掠过天空的发光星体,俗称贼星。此形容运笔迅速。

"下舍风萧条":他居住的地方萧条冷落,

# 萧条:寂寥。,下舍:简陋的居室。

"寒草满户庭":庭院里长满了寒草。

"问家何所有":问他家中有什么,

"生事如浮萍":他的生活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 浮萍:浮生于水面的萍草。比喻漂泊的身世。,生事:人生之事。

"左手持蟹螯":他左手拿着蟹螯,

# 蟹螯:蟹子的一对前足。

"右手执丹经":右手拿着道家的经典著作。

# 丹经:仙人炼丹的书籍。

"瞪目视霄汉":眼睛直直地望着天空,

# 瞪目:怒目直视。

"不知醉与醒":完全不在意自己是醉了还是醒着。

"诸宾且方坐":众多宾客正围坐在一起,

"旭日临东城":旭日已经照到了东城。

"荷叶裹江鱼":用荷叶包着江里的鱼,

"白瓯贮香粳":白瓷碗里盛着香喷喷的米饭。

# 香:一种稻米。,白瓯:白色盆盂。

"微禄心不屑":他对微薄的俸禄毫不在意,

"放神于八纮":把心思都放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 八纮:八极纮,大地的极限。

"时人不识者":那些不了解他的人,

"即是安期生":觉得他就像是安期生一样(超凡脱俗)。

# 安期生:道家传说中仙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张旭》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篇介绍张旭嗜酒豁达,皓首穷于草隶,被称为“太湖精”。接着描绘他醉酒后挥毫泼墨的豪放姿态,以及居所萧条、生活清苦却不以为意的超脱。还刻画了他手持蟹螯、研读丹经,沉醉于自我世界的形象。全诗以自然流畅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张旭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张旭的赞赏与钦佩,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李颀(?~753?),唐代诗人,家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交游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都有诗作往还。其所作边塞诗,风格豪壮奔放、慷慨深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寄赠友人之作,刻画人物形貌神情颇为生动。笃信道教,相关作品亦多。代表作品有《送魏万之京》。有《李颀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赠张旭》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写给友人的诗。描绘了张旭豁达嗜酒、专注书法、超脱世俗的形象,体现了张旭独特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张旭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通过“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的细节刻画,展现张旭的狂放不羁。“露顶”写其不拘小节,“长叫”见其创作激情,“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则生动描绘其挥毫泼墨的动态,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对比:“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与“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形成对比。前者写其居所的清冷萧条、生活的贫寒漂泊(“生事如浮萍”),后者写其手持美食与丹经、超然物外的神态,以生活处境的“困”反衬精神世界的“逸”,突出其不慕世俗、豁达放逸的性格。

3. 分段赏析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开篇介绍张旭的性格特点和艺术成就。“性嗜酒”突出其爱酒的癖好,“豁达无所营”表明他性格豁达,不追求功名利禄。“皓首穷草隶”说明他一生致力于草书和隶书的研究,直到老年仍坚持不懈,正因如此,他被人们称为“太湖精”,强调了他在书法领域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声誉。“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描写张旭创作书法时的状态。“露顶据胡床”描绘出他不拘小节、豪放不羁的形象,坐在胡床上,露出头顶,无拘无束。“长叫三五声”则表现出他在创作前的激情和灵感的涌动,通过长叫来宣泄情感,为创作造势。“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生动地展现了他灵感来临时,挥笔在素壁上书写的情景,速度如流星般快速,体现出他书法技艺的娴熟和创作时的酣畅淋漓。“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描述张旭的生活环境和家境。“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描绘出他的居所十分萧条,寒风呼啸,庭院中长满了寒草,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通过设问,强调他家境贫寒,生活如同浮萍一般漂泊不定,没有什么财产和稳定的生活来源,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刻画了张旭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展现了他一边享受美食,一边研读道家经典的生活场景,体现出他的闲适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描绘出他仰望天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也分不清是醉是醒,表现出他超脱世俗、沉醉于自我精神世界的状态。“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描绘了一个聚会的场景。宾客们刚刚坐下,旭日东升,阳光洒在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描写了用荷叶包裹着江鱼,白色的碗里盛着香粳米饭,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暗示了张旭虽然生活清苦,但仍有朋友相聚,享受生活的乐趣。“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总结张旭的人生态度和境界。“微禄心不屑”表明他对微薄的俸禄毫不在意,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放神于八纮”说明他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追求一种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是说如果当时的人不了解他,那么他就如同古代的仙人安期生一样,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境界,不被常人所理解。

4. 作品点评

李颀的诗作,擅长精准捕捉人物的情态特征,笔墨精简却极具表现力。虽以极简笔触勾勒,人物形象却跃然纸上,立体饱满,尽显其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谢偃《杂曲歌辞·踏歌词》

下一篇:唐·李咸用《闻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