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吟芍药诗":闲来无事吟咏芍药之诗,
"惆望久嚬眉":惆怅凝望,久久蹙起双眉。
"盼眄回眸远":顾盼回望远方,目光流转,
"纤衫整髻迟":轻拢薄衫,慢整发髻,动作迟疑。
# 髻:一作鬓。,纤:一作掺。
"重寻春昼梦":重温春日白昼的旧梦,
"笑把浅花枝":浅笑中轻拈柔弱的花枝。
# 笑:一作拟。
"小市长陵住":身居长陵小市之中,
"非郎谁得知":若非情郎,谁人能懂我心事。
# 谁:一作争。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闲吟芍药诗,惆望久嚬眉”,以“芍药诗”起兴,芍药象征离情别绪,暗示女子追忆往昔与情郎共度的时光。“闲吟”看似随意,实为排遣孤寂的举动;“惆望久嚬眉”通过“嚬眉”这一细节,勾勒出女子凝神远望、愁绪萦怀的形象。颔联“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盼眄”“回眸”动态描写女子频频回首、眺望远方的场景,流露对情郎归来的急切期盼;“纤衫整髻迟”则以迟缓的整衣动作,表现她心不在焉、怅然若失的状态。颈联“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笔锋转至回忆:“重寻春昼梦”回溯往昔春日欢愉,虚实相生;“笑把浅花枝”以“笑”字点染梦中场景,与现实的“惆望”形成强烈对比。尾联“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小市长陵住”交代女子居所之僻静,隐喻其生活孤清;“非郎谁得知”直抒胸臆,以反问点明无人理解的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