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四面足风沙":秋风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到处都是飞扬的风沙,
"塞外征人暂别家":塞外的征人此时暂且告别家乡。
"千里不辞行路远":他们不推辞千里路途的遥远艰辛,
"时光早晚到天涯":坚信早晚有一天会随着时光的流转走到天涯尽头。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秋风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开篇第一句“秋风四面足风沙”,诗人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描绘出塞外秋风呼啸、风沙弥漫的恶劣环境。“秋风”点明时节,给人以萧瑟之感;“四面”强调风沙从各个方向席卷而来,全方位地营造出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紧接着第二句“塞外征人暂别家”,在这样恶劣的环境背景下,引出塞外征人这一主体。“暂别家”直白地写出征人因征战等原因暂时离开家乡,一个“暂”字,既体现出离别是无奈之举,又透露出征人对归期的期许,也让读者感受到征人离乡时复杂的心境,为后文进一步刻画征人形象做铺垫。“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这两句进一步展现征人的精神风貌。“千里不辞行路远”,直接表明征人不畏惧千里迢迢的遥远路途,“不辞”二字,凸显出他们为了使命、责任,甘愿承受长途跋涉的艰辛,体现出一种坚定与豪迈。“时光早晚到天涯”则更进一层,不管时光如何流转,他们坚信自己早晚会抵达那遥远的天涯之地(即征战的目的地)。此句不仅强化了征人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他们的乐观态度,尽管前路漫漫、充满未知,但他们毫不退缩,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此得到升华,塑造出一群坚毅果敢的塞外征人形象。
上一篇:唐·施肩吾《宿干越亭》
下一篇:唐·杜牧《汴人舟行答张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