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春风旧柘枝":寂寞的春风吹拂着昔日的柘枝舞道具,
"舞人休唱曲休吹":跳舞的人不再跳舞,奏乐的人也不再吹奏。
# 舞人休唱曲休吹:一作美人休舞曲停吹。
"鸳鸯钿带抛何处":那鸳鸯形的金钿带被抛到了哪里,
"孔雀罗衫付阿谁":那孔雀花纹的罗衫又给了谁呢。
"画鼓不闻招节拍":画鼓不再响起节拍,
"锦靴空想挫腰肢":锦靴空自想象着舞动的腰肢。
# 空:一作虚。
"今来座上偏惆怅":如今坐在席上格外惆怅,
# 偏惆怅:一作翻如醉。
"曾是堂前教彻时":这里曾是她在堂前尽情表演之处。
# 堂前:一作见梨园。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寂寞春风旧柘枝,舞人休唱曲休吹。”诗的开篇描绘了春风中的寂寞景象,曾经热闹的柘枝舞如今已无人问津。舞人不再歌唱,乐器也停止了吹奏,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颔联:“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诗人通过“鸳鸯钿带”和“孔雀罗衫”这些细节,描绘了舞女曾经的华丽服饰。如今这些物品不知去向,暗示了舞女的离世,给人以物是人非之感。颈联:“画鼓不闻招节拍,锦靴空想挫腰肢。”画鼓不再响起,锦靴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舞女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尾联:“今来座上偏惆怅,曾是堂前教彻时。”诗人坐在席上,感到格外惆怅。回忆起曾经在堂前教舞女跳舞的时光,如今却已不复存在。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 诗人张祜未尝识白公。白公刺苏州,祜始来渴。才见白,白曰:“久钦籍,尝记得君款头诗。”祜愕然曰:“舍人何所谓?”白曰:“‘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非款头何邪?”张顿首微笑,仰而答曰:“祜亦尝记得舍人目连变。”白曰:“何也?”祜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非目连变何邪?”遂与欢宴竟日。
唐孟棨《本事诗》
# 此二语(按指“鸳鸯钿带”一联),乐天所谓款头诗也。然能令人伤神迸泪,正惟恐其不款头耳。
清黄周星《唐诗快》
上一篇:唐·崔涯《咏春风》
下一篇:唐·张祜《忆游天台寄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