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íng
chūn

朝代:唐作者:姚合浏览量:1
bàn
nián
liú
zuì
dài
huā
kāi
xiǎo
yíng
chūn
shǐ
huí
fēng
nuǎn
màn
xíng
xún
shuǐ
tiān
qíng
yuǎn
wàng
gāo
tái
zhī
chù
jiāng
shī
qǐng
wéi
zhōng
zhāo
jiǔ
cuī
jīn
liǔ
tiáo
quán
nòng
yóu
rén
xiāng
bàn
kàn
chūn
lái

译文

半年来沉醉等待花儿盛开,清晨出门去迎接春天,直到夜晚才回来。春风温暖,我缓缓行走寻觅那曲折的水流,天气晴朗,我登上高台极目远望。也知道难以找到吟诗的情境,只能整日不停地饮酒。今日柳条全都焕发出春色,我与游人相伴观赏春天的到来。

逐句剖析

"半年留醉待花开":半年来沉醉等待花儿盛开,

"晓去迎春夜始回":清晨出门去迎接春天,直到夜晚才回来。

"风暖慢行寻曲水":春风温暖,我缓缓行走寻觅那曲折的水流,

"天晴远望立高台":天气晴朗,我登上高台极目远望。

"亦知无处将诗请":也知道难以找到吟诗的情境,

"唯得终朝把酒催":只能整日不停地饮酒。

"今日柳条全弄色":今日柳条全都焕发出春色,

"游人相伴看春来":我与游人相伴观赏春天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迎春》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迎春这一主题展开。诗人从早到晚留醉待花、寻水望景、饮酒赋诗,展现了迎春的全过程。首联点明诗人半年来沉醉等待花开,从早到晚迎接春天;颔联描绘诗人在温暖的风中慢行寻水、天晴时登高望远的情景;颈联写诗人自知无处吟诗,只能整日饮酒,传达出一种悠然又略带惆怅的情绪;尾联以柳条变色、游人相伴看春来,表现出春天到来的喜悦。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盼与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姚合(777~843),唐代诗人。字大凝,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东硖石乡)人。元和进士,授武功主簿。历官金州、杭州刺史及秘书少监,官至秘书监。世称姚武功、姚少监,其诗作也称武功体。姚合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并称“姚贾”。其善学诸家之长而自成一体,善写自然景色,喜为五律且刻意求工。推崇王维一派玄远清丽的诗风,对晚唐李频等诗人及南宋“永嘉四灵”、明竟陵派颇有影响。著有《姚少监诗集》《极玄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今日柳条全弄色,游人相伴看春来”中“柳条弄色”呈现植物抽芽焕彩的动态生机,“游人相伴”勾勒人物结伴赏春的静态画面,动静交织间,构建出春日鲜活场景,完成“春来”主题的生动呈现,兼具时代生活记录与自然审美价值,也体现唐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的创作传统。

2. 分段赏析

首联“半年留醉待花开,晓去迎春夜始回”开篇即点明诗人为了等待花开、迎接春天,已沉醉等待了半年之久,从清晨出门去迎春,直到夜晚才归来。此联直接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盼与迎接春天的喜悦,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颔联“风煖慢行寻曲水,天晴远望立高台”,诗人在温暖的春风中,缓缓行走,寻觅曲折的水流;天气晴朗时,登上高台极目远望。通过“风煖”“慢行”“寻曲水”“天晴”“立高台”等意象,生动描绘出迎春时悠然惬意的情景,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致与诗人的闲适心境。颈联“亦知无处将诗请,唯得终朝把酒催”,诗人自知难以找到合适的情境来吟诗,于是只能整日不停地饮酒。此联传达出一种在迎春过程中,虽有喜悦但又略带惆怅的情绪,体现出诗人在美好春光中的复杂心境。尾联“今日柳条全弄色,游人相伴看春来”写今日柳条已完全焕发出春色,诗人与游人相伴观赏春天的到来。以景结情,生动表现出春天真正来临时的喜悦氛围,也展现出人们在春天里共享美好时光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言史《竹里梅》

下一篇:唐·李敬方《劝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