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纷纷不可穷":云层叠叠,纷繁无尽,绵延不绝难以穷尽,
"戛笙歌处尽随龙":在奏乐欢歌之地,云尽数追随神龙飞舞。
"来依银汉一千里":来时依傍银河,跨越千里苍穹,
"归傍巫山十二峰":归去偎依巫山十二峰峦。
"呈瑞每闻开丽色":展现祥瑞时,总见云霞绽放绚丽色彩,
"避风仍见挂乔松":纵遇狂风,仍见云气萦绕高松不散。
"怜君翠染双蝉鬓":怜爱云如美人双鬓染翠,似蝉翼轻盈,
"镜里朝朝近玉容":在明镜般的天空中,日日逼近美玉般的容颜。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姚合(777~843),唐代诗人。字大凝,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东硖石乡)人。元和进士,授武功主簿。历官金州、杭州刺史及秘书少监,官至秘书监。世称姚武功、姚少监,其诗作也称武功体。姚合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并称“姚贾”。其善学诸家之长而自成一体,善写自然景色,喜为五律且刻意求工。推崇王维一派玄远清丽的诗风,对晚唐李频等诗人及南宋“永嘉四灵”、明竟陵派颇有影响。著有《姚少监诗集》《极玄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霭霭纷纷不可穷,戛笙歌处尽随龙”,以叠词“霭霭纷纷”摹写云气弥漫、无穷无尽的形态,营造缥缈氛围。“不可穷”强调云的浩瀚无涯。后句引入神话色彩,“随龙”典故(《易·乾》云“云从龙”)赋予云灵动的生命力,笙歌之声与龙行相随,虚实结合,既写云随天籁飘动的动态,又以声衬静。颔联“来依银汉一千里,归傍巫山十二峰”,“银汉”指天河,“一千里”夸张描绘云的辽阔,凸显其连接天地的气象;“巫山十二峰”化用宋玉《高唐赋》中神女行云的典故,将云喻为神女的化身。“来依”与“归傍”对仗工整,既写云的来去自由,又以仙山为归宿,暗含云与神话的永恒关联,深化其神秘色彩。颈联“呈瑞每闻开丽色,避风仍见挂乔松”,“呈瑞”写云散霞光、焕发丽色,象征吉兆;“避风”则突出云遇强风时依附高松的柔韧姿态。“挂乔松”以拟人手法,将云比作轻纱悬挂松枝,既显其轻盈,又赞其于逆境中坚守的品格。尾联“怜君翠染双蝉鬓,镜里朝朝近玉容”,以“怜君”将云拟人。“翠染双蝉鬓”喻云气缭绕如女子鬓发染翠,将自然之云与佳人秀发交融;“镜里朝朝近玉容”更进一层,以“镜”喻澄澈天空,“玉容”既指云的明净,亦暗合女子对镜理妆的意象。
上一篇:唐·李群玉《饭僧》
下一篇:唐·元稹《江陵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