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ng
yuè
shí

朝代:唐作者:熊孺登浏览量:1
hàn
jiā
shì
jīn
xiāo
jiàn
chǔ
guō
míng
dēng
chù
zhāng
shēn
xíng
shēng
jué
hòu
shén
xià
yuè
cāng
cāng

译文

汉代流传的旧俗之事,在今夜得以见到,楚地的城郭中,有几处已张挂起明亮的灯笼。深夜里,游行歌唱的声音断绝之后,在紫姑神的神位前,月色显得苍茫寂寥。

逐句剖析

"汉家遗事今宵见":汉代流传的旧俗之事,在今夜得以见到,

# 汉家遗事:元宵观灯,撤除宵禁,此俗起于西汉。

"楚郭明灯几处张":楚地的城郭中,有几处已张挂起明亮的灯笼。

"深夜行歌声绝后":深夜里,游行歌唱的声音断绝之后,

"紫姑神下月苍苍":在紫姑神的神位前,月色显得苍茫寂寥。

# 紫姑神:相传一妾不堪正妻虐待,于正月十五日含恨而死,遂为紫姑神。俗以其日夜间迎之,占卜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正月十五日》是唐代熊孺登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正月十五的节日场景,以时间为序展现节日氛围的变化。开篇点明诗人在当晚目睹了传承自汉代的古老习俗,奠定古朴基调;继而描写楚地城郭间悬挂明灯的热闹景象,凸显节日的喜庆。随着时间推移,诗中呈现深夜游行歌唱结束后的寂静,最后以清冷苍茫的月色下迎紫姑神的场景收尾,将热闹后的宁静与祭祀的神秘庄重融为一体,展现了节日从喧嚣到静谧、从欢庆到肃穆的过程,寄托了对传统习俗的独特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熊孺登(768?~?),唐代诗人。洪州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元和年间进士及第,先后为江西、山南东道、山南西道等藩镇幕僚。元和十三年回到洪州,数年后去世。他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常相赠答。其诗歌多赠寄友人、寄情山水、托物言志之作,诗中多表现出清新自然、爽净流畅的风格。《唐才子传》称其“凡下笔,言语妙天下”。主要作品有《春郊醉中赠章八元》《湘江夜泛》《送马判官赴安南》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汉家遗事今宵见”:诗人在这特定的正月十五夜晚,目睹了源自汉代流传下来的旧俗,或许是古老的祭祀仪式,又或是特殊的节日传统。“汉家遗事”四字,将时间的长河回溯到遥远的汉代,使诗歌开篇便笼罩在一种古朴而厚重的历史氛围之中,让人不禁对这传承千年的习俗心生好奇与探究之意。“楚郭明灯几处张”:“楚郭”点明了地域,在楚地的城郭间,有几处地方已经高高挂起了明亮的灯笼。“明灯”是节日喜庆氛围的鲜明象征,一个“张”字,生动地展现出人们为迎接节日,积极布置的场景,寥寥数字,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热闹、欢快的氛围渲染而出,仿佛能看到人们在灯火下穿梭、嬉笑的场景。“深夜行歌声绝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步入深夜,原本热闹的游行歌唱活动渐渐落下帷幕,歌声逐渐断绝。此句巧妙地将时间从热闹的傍晚过渡到深夜,以“声绝后”描绘出一种热闹之后归于平静的状态,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在这寂静之中,感受到时光流转,热闹散去后的那份宁静与怅然。“紫姑神下月苍苍”:紫姑神,作为民间传说中的厕神,在这深夜时分,月光洒下,显得苍茫一片。人们在深夜迎紫姑神,此时天地间只有苍苍的月色相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月苍苍”不仅描绘了月色,更烘托出人们对紫姑神的敬畏之心,在这清冷的月色下,迎神的仪式似乎更具神秘色彩,引人遐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自然》

下一篇:唐·徐夤《开元即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