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pǐn
èr
shí
·
·
rán

朝代:唐作者:司空图浏览量:1
shí
shì
zhū
lín
dào
shì
wǎng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féng
huā
kāi
zhān
suì
xīn
zhēn
duó
qiáng
pín
yōu
rén
kōng
shān
guò
cǎi
pín
yán
qíng
yōu
yōu
tiān
jūn

译文

遍野的花草任你随手采摘,何必到书里核对什么标本。和你胸中的题旨一起升华,倩诗笔匠心独运点染成春。花期到来时自会缤纷满园,春风春雨催发希望的蓓蕾。要真切地描享自然的丰禾,好心的美化也会败兴失神。索性到深山充作莽林野老,和山家一起乘兴雨后采蘋。只要你能把感情溶入自然,自然将献给你无限的天真。

逐句剖析

"俯拾即是":遍野的花草任你随手采摘,

"不取诸邻":何必到书里核对什么标本。

"俱道适往":和你胸中的题旨一起升华,

# 适往:适即往,二字同义,即相往,相从。如说:无所适从。

"著手成春":倩诗笔匠心独运点染成春。

# 成春:描画成春色的自然美景。,著手:即着手,著为着的本字。

"如逢花开":花期到来时自会缤纷满园,

# 如逢:谓花开花落,一任自然,天成天遇。

"如瞻岁新":春风春雨催发希望的蓓蕾。

# 如瞻:谓四时景象,代谢自然,无劳搜求。

"真予不夺":要真切地描享自然的丰禾,

# 真予:真:客观事物;予,也作与,谓(造化自然所)赐与赋与。

"强得易贫":好心的美化也会败兴失神。

# 贫:贫乏,贫困,枯槁。

"幽人空山":索性到深山充作莽林野老,

# 空山:罕有人烟的深山。,幽人:幽居之人,指隐士。

"过雨采苹":和山家一起乘兴雨后采蘋。

# 采苹:即采撷苹(蘋)草。,过雨:即雨过,雨后。

"薄言情晤":只要你能把感情溶入自然,

# 情晤:心领心会。晤,一作悟。,薄言:古诗发语词。

"悠悠天钧":自然将献给你无限的天真。

# 天钧:指天地运转,四时代谢,有如轮盘,借比天下万物生长运行的自然规律。语出《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悠悠:长远,无涯无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是唐末司空图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该诗围绕“自然”这一诗歌审美范畴展开,阐述了自然诗风的特点。诗中指出自然的诗歌应是作者顺应自然之道,灵感来时随手可得,无需刻意雕琢。写作手法上,运用比喻,“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生动展现自然诗风的美妙;还采用意象营造,“幽人空山,过水采蘋”营造出清幽自然的意境。分段来看,前四句点明自然诗风的获取方式;中间四句进一步阐释自然诗风的特质;后四句以幽人采蘋等意象强化自然意境。此诗对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审美理论有重要价值,体现了司空图独特的诗学思想,语言简洁却蕴含深刻诗学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由司空图创作于唐末。当时社会动荡,诗坛风气也较为复杂。司空图致力于探讨诗歌的审美特征和创作原则,力图矫正时弊。他通过对诗歌风格的分类品鉴,总结出“二十四诗品”,此诗便是其中关于“自然”风格的阐述,是其对理想诗歌境界思考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起句表明自然的诗歌创作,灵感和素材俯拾可得,无需从旁处刻意求取。“俱道适往”指顺应自然之道前行,“著手成春”则强调只要遵循自然,下笔便能营造出如春天般生机勃勃的诗境,点明自然诗风的获取方式和效果。“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如逢花开,如瞻岁新”进一步描绘自然诗风带来的美好感受,如同遇见花开、看到新年般充满生机。“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则从反面强调,自然的诗风是自然赋予的,不可强取,若强行追求,反而会使诗歌内容贫乏,阐释了自然诗风的本质特征。“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晤,悠悠天钧”:“幽人空山,过水采苹”刻画了幽人在空山涉水采蘋的画面,营造出清幽、自然的氛围。“薄言情晤,悠悠天钧”意思是幽人在这自然的情境中,与自然进行着淡淡的情感交流,顺应着自然的运转。这几句以意象强化了自然的意境,深化了诗歌对自然诗风的阐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舞腰》

下一篇:唐·熊孺登《正月十五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