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i
shī
·
·
zhōng
yóu
bāo
shān
jīng
shè

朝代:唐作者:皮日休浏览量:1
sōng
mén
gèn
cǎi
gāo
xià
xuàn
yōu
rén
gòng
pān
shèng
shì
qīng
biàn
便
shà
shà
lín
shàng
yǐn
yǐn
zhōng
diàn
dài
qīng
shù
yāo
zhē
miàn
shī
湿
nián
yān
chuān
穿
luò
shuāng
xiàn
xiào
yán
kùn
zhōng
tái
diàn
殿
lǎo
sēng
sān
rén
fàn
shí
shù
juàn
shī
xià
jìng
zhāo
shàn
sàn
quán
liú
zhī
shǔ
yún
piàn
zuò
shí
wàng
mén
luó
zhī
juàn
dié
shí
jǐn
yōu
qín
huò
diàn
láo
hái
jiá
rèn
bīng
yáo
shàn
tài
dǒu
sǒu
qíng
kōng
juàn
liàn
dào
rén
zhāi
zhī
jūn
wèi
bèi
zhuàn
xìng
shí
liú
gēng
qiè
fàn
shì
yóu
zhuàn
què
jiāng
chén
rèn
jiàn

译文

松树林间的路径绵延五里,彩色的山景高低交错,绚烂夺目。我和隐士一同攀登,这美好的景致让人感到清爽自在。树林之上雨丝纷纷扬扬,湖中隐约有闪电划破天空。薜荔藤蔓像轻带般束在腰间,荷叶制成的斗笠低低地遮住脸面。潮湿的鞋子沾满烟雾,衣裳上落满了霜粒雪珠。笑着依次走过岩石沟壑,困顿中遇见了台阁殿堂。有三四位老和尚,身旁放着十几卷梵文经书。这里施舍稀少,没有高大的房屋,环境偏僻,没有早晨的饭食。散开头发靠近泉水溪流,支着下巴数着天上的云片。坐在石头上忽然忘了起身,抚摸着藤蔓不知疲倦。奇特的蝴蝶时而像锦绣般艳丽,幽静的鸟儿有的像金花钿一样漂亮。篥簩竹像被刀刃砍伐过一般,棕榈叶自在地像摇动的扇子。世俗的情态已经被抖落,对山野的情趣徒然心生眷恋。道人采摘了灵芝菌菇,为我准备了午饭。口渴时喝石榴羹十分尽兴,饥饿时吃胡麻饭格外满足。为何要被俗事役使,这次游览的乐趣急于要记述下来。暂且让沾满尘土的衣裳,任凭瀑布的水珠溅湿吧。

逐句剖析

"松门亘五里":松树林间的路径绵延五里,

"彩碧高下绚":彩色的山景高低交错,绚烂夺目。

"幽人共跻攀":我和隐士一同攀登,

# 幽人:隐士。

"胜事颇清便":这美好的景致让人感到清爽自在。

"翣翣林上雨":树林之上雨丝纷纷扬扬,

# 翣翣:雨声。

"隐隐湖中电":湖中隐约有闪电划破天空。

"薜带轻束腰":薜荔藤蔓像轻带般束在腰间,

# 薜带:以薜萝为衣带。

"荷笠低遮面":荷叶制成的斗笠低低地遮住脸面。

"湿屦黏烟雾":潮湿的鞋子沾满烟雾,

# 雾:一作露。

"穿衣落霜霰":衣裳上落满了霜粒雪珠。

# 穿衣:破衣。

"笑次度岩壑":笑着依次走过岩石沟壑,

"困中遇台殿":困顿中遇见了台阁殿堂。

"老僧三四人":有三四位老和尚,

"梵字十数卷":身旁放着十几卷梵文经书。

# 梵字:印度古文字,也称梵书、梵文。此指佛经。

"施稀无夏屋":这里施舍稀少,没有高大的房屋,

# 夏屋:大屋。

"境僻乏朝膳":环境偏僻,没有早晨的饭食。

"散发抵泉流":散开头发靠近泉水溪流,

"支颐数云片":支着下巴数着天上的云片。

"坐石忽忘起":坐在石头上忽然忘了起身,

"扪萝不知倦":抚摸着藤蔓不知疲倦。

"异蝶时似锦":奇特的蝴蝶时而像锦绣般艳丽,

"幽禽或如钿":幽静的鸟儿有的像金花钿一样漂亮。

# 钿:金花,妇女首饰。

"篥簩还戛刃":篥簩竹像被刀刃砍伐过一般,

# 戛:摩。,篥簩:竹之一种。

"栟榈自摇扇":棕榈叶自在地像摇动的扇子。

# 栟榈:即棕榈。

"俗态既斗薮":世俗的情态已经被抖落,

# 斗薮:即抖擞,抖动,抖除。

"野情空眷恋":对山野的情趣徒然心生眷恋。

"道人摘芝菌":道人采摘了灵芝菌菇,

"为予备午馔":为我准备了午饭。

"渴兴石榴羹":口渴时喝石榴羹十分尽兴,

# 兴:一作与。

"饥惬胡麻饭":饥饿时吃胡麻饭格外满足。

# 胡麻:芝麻。

"如何事于役":为何要被俗事役使,

"兹游急于传":这次游览的乐趣急于要记述下来。

# 传:驿车。

"却将尘土衣":暂且让沾满尘土的衣裳,

"一任瀑丝溅":任凭瀑布的水珠溅湿吧。

# 瀑丝:瀑布水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详细记述了诗人在雨中游览包山精舍的过程,从登山所见的雨中奇景,到偶遇僧人的清幽境遇,再到山间的动植物及休憩饮食场景,皆有细致描绘。结尾“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以景结情,直抒对世俗奔波的感慨,呼应隐逸主题。诗中通过对自然山水和隐逸生活的刻画,融合写景与抒情,传递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晚唐山水记游诗的代表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时期文学家

皮日休(834?~883?),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军任翰林学士。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多酬唱咏物之作,也涉及时政弊端,描述人民悲惨生活之作。其诗一种继承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一种则逞奇丰富。皮日休的散文颇能继承韩柳古文传统,尤其是小品文善于讥刺时弊,抨击黑暗政治,锋芒毕露。其政论小品文被鲁迅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代表作品有《正乐府》《三羞诗》。著有《鹿门隐书》《忧赋》《皮子文薮》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纪游诗。此诗描绘了雨中游览包山精舍的经历,展现了山间的秀丽景色、寺中僧人的生活以及游览时的闲情逸致,抒发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以景结情:“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两句写诗人愿让山间的瀑布洗去尘俗,以景结情,流露出其对世俗奔波的感慨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呼应隐逸主题。

3. 分段赏析

“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四句是写登山初始的景象与同游情景。“松门亘五里”描绘出松树林绵延五里的广阔景象,“彩碧高下绚”则写出雨中草木色彩明暗交错、绚烂夺目的样子。“幽人”点明同游者的清雅,“胜事颇清便”直接道出雨中登山的自在与惬意。“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湿屦黏烟雾,穿衣落霜霰”六句细致刻画雨中登山的情景。“翣翣”形容雨丝在林间轻飘的样子,“隐隐湖中电”写出远处湖中闪电隐约可见的朦胧感。“薜带束腰”“荷笠遮面”描绘出登山者的装束,“湿屦黏烟雾”“穿衣落霜霰”则具体写出雨水打湿鞋履、沾上衣衫的状态,尽显雨中登山的真切感受。“笑次度岩壑,困中遇台殿。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施稀无夏屋,境僻乏朝膳。散发抵泉流,支颐数云片。坐石忽忘起,扪萝不知倦”十句转入描写山中遇寺及僧人的生活。“笑次度岩壑”写出轻松走过岩壑的状态,“困中遇台殿”点出疲惫时见到寺庙的惊喜。“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勾勒出僧人潜心修行的画面。“施稀无夏屋,境僻乏朝膳”写出寺庙的简陋与清幽。“散发抵泉流”等句则细致描绘了僧人自在闲适的生活状态,也暗含诗人的沉醉。“异蝶时似锦,幽禽或如钿。篥簩还戛刃,栟榈自摇扇”四句描写山间的动植物。“异蝶时似锦”将蝴蝶比作锦绣,写出其色彩斑斓;“幽禽或如钿”把鸟儿比作精美的饰品,突出其小巧可爱。“篥簩戛刃”“栟榈摇扇”则以拟人的笔法写出植物在风中的动态,赋予山间景物生机。“俗态既斗薮,野情空眷恋。道人摘芝菌,为予备午馔。渴兴石榴羹,饥惬胡麻饭”六句写诗人的心境变化与山中饮食。“俗态既斗薮”写出尘世的烦扰被洗涤一空,“野情空眷恋”则表达出对山间野趣的深深喜爱。“摘芝菌”“备午馔”“石榴羹”“胡麻饭”等细节,展现出山中饮食的质朴与清新,也体现出僧人的热情。“如何事于役,兹游急于传。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四句是全诗的结尾,抒发感慨。“如何事于役,兹游急于传”点出尘世奔波的无奈与此次游赏的珍贵。“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以景结情,“尘土衣”象征着世俗的奔波与烦扰,而“一任瀑丝溅”则表现出诗人愿让山间的瀑布洗去尘俗,流露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呼应了诗中对清幽境遇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徐夤《开元即事》

下一篇:唐·颜真卿《五言夜集联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