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湖天碧":湖天相映,就像一块晶莹的碧玉,
# 碧:指青绿色或青白色。,万顷:指面积很大。
"一星飞鹭白":一只展翅高飞的白鹭点缀其中。
# 鹭:一种水鸟,身体多高大瘦削,喙强直而尖,颈和足较长,适于涉水觅食。,一星:这里指一只。
"此时放怀望":此情此景更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
"不厌为浮客":要是在这样的秋江上荡舟,绝不会厌倦。
# 浮客:水上漂泛的游客。,不厌:不厌倦。
晚唐时期文学家
皮日休(834?~883?),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军任翰林学士。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多酬唱咏物之作,也涉及时政弊端,描述人民悲惨生活之作。其诗一种继承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一种则逞奇丰富。皮日休的散文颇能继承韩柳古文传统,尤其是小品文善于讥刺时弊,抨击黑暗政治,锋芒毕露。其政论小品文被鲁迅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代表作品有《正乐府》《三羞诗》。著有《鹿门隐书》《忧赋》《皮子文薮》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湖水和天空的壮美景象以及诗人超脱物外、享受自然的心境,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超脱态度。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放怀”二字尽显临风舒展的畅快,诗人沉醉于天地大美。抒写出诗人的开阔心胸和神清气爽的感受。动静结合:“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开阔的江面恰似秋空般明朗,湖天相互交融,仿佛一块浑然天成的碧玉。在这广阔无垠的“碧玉”之上,轻点一只展翅翱翔的白鹭。湖水的静和白鹭的动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在构图、色彩以及神韵上达到了一种绝妙的和谐。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笔触雄浑大气。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壮阔又悠远的秋江晨景图。首句用词极为考究,“万顷”将秋江的广阔无垠体现得淋漓尽致,似能一眼望穿那无尽的浩渺;“湖天”描绘出秋江与天空相接、浩瀚无边的磅礴态势;“碧”字精准地描绘出秋江澄澈如镜的色泽,宛如一块纯净的碧玉。读此句,一幅绝美画面仿若在眼前徐徐铺展:破晓之际,东方刚刚泛起微光。在熹微的晨光之中,高远的天空如同秋水般清澈,开阔的江面恰似秋空般明朗,湖天相互交融,仿佛一块浑然天成的碧玉。次句里,在这广阔无垠的“碧玉”之上,轻点一只展翅翱翔的白鹭。秋江的“万顷”辽阔,更衬出飞鹭的渺小,犹如浩瀚宇宙中的“一星”;湖天的幽“碧”,也把飞鹭的洁白衬托得格外醒目,恰似破晓时熠熠生辉的启明星。这两句所描绘的景物,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深一浅,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在构图、色彩以及神韵上达到了一种绝妙的和谐。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前半句直接点明“秋江晓望”的主旨,“放怀”二字生动地展现出面对浩渺湖天之时,内心的开阔与舒畅。最后,以“不厌为浮客”概括了“秋江晓望”的深刻感受。此句看似平实无奇,实则饱含着深沉的情感。秋江拂晓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已深深触动心灵,让人沉醉其中,甚至觉得言语都难以完整表达这份美妙。只能由衷感叹:“在这般迷人的秋江上泛舟,满心皆是欢喜,永远不会感到厌倦。”这种将浓烈情感用平淡语句表达出来的方式,更具独特韵味,让人体会到与秋江融为一体的惬意心境。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洋溢着动人情致,用词简约却意蕴丰富,营造出的意境幽远深邃,堪称作者在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上完美融合的佳作。
上一篇:唐·毛文锡《柳含烟·御沟柳》
下一篇:唐·白居易《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