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绿
luó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绿
luó
yíng
shù
běn
zài
cǎo
táng
jiān
qiū
gāo
shù
zhòu
yīn
lǒng
yuǎn
shān
huā
shū
chù
zhòng
zhú
yào
kùn
shí
pān
wēi
fēng
nán
xún
jiù
jìng
huán

译文

绿萝藤蔓缠绕了好几圈,原本生长在草堂旁边。秋天的色彩点缀在高高的树梢,白天的阴影笼罩着远处的山峦。把花移植到稀疏的地方种植,在疲惫时挖掘药材攀爬。傍晚微风吹起,却难以找到旧时的小路回家。

逐句剖析

"绿萝萦数匝":绿萝藤蔓缠绕了好几圈,

# 匝:一圈。,萦:缠绕,环绕。,绿萝:藤萝。

"本在草堂间":原本生长在草堂旁边。

"秋色寄高树":秋天的色彩点缀在高高的树梢,

"昼阴笼远山":白天的阴影笼罩着远处的山峦。

# 远:一作旧。,笼:笼盖,笼罩。

"移花疏处种":把花移植到稀疏的地方种植,

# 种:一作“过”。

"㔉药困时攀":在疲惫时挖掘药材攀爬。

# 㔉:大锄,此处意为挖掘。

"日暮微风起":傍晚微风吹起,

"难寻旧径还":却难以找到旧时的小路回家。

# 径:一作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绿萝》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在草堂间的生活场景,通过对绿萝、秋色、山景等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绿萝》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全诗意境深远,情感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秋色寄高树”以拟人的手法,将秋色赋予高树,仿佛秋意主动栖息于树梢,展现了秋天的静美。“昼阴笼远山”则描绘了白天的阴影笼罩山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借景抒情:“难寻旧径还”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往事难寻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联“绿萝萦数匝,本在草堂间”开篇点题,描绘绿萝藤蔓缠绕的景象。“萦数匝”形象地写出了绿萝茂盛的生长状态,而“草堂间”则点明了绿萝生长的环境,暗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朴素。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自然、闲适的基调。颔联“秋色寄高树,昼阴笼远山”转向对周围自然景色的描写。“秋色寄高树”以拟人的手法,将秋色赋予高树,仿佛秋意主动栖息于树梢,展现了秋天的静美。“昼阴笼远山”则描绘了白天的阴影笼罩山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颈联“移花疏处过,㔉药困时攀”描写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日常活动。“移花疏处过”写诗人将花移植到稀疏的地方种植,体现了对自然的精心照料;“㔉药困时攀”则写诗人在疲惫时挖掘药材攀爬,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自给自足与闲适。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享受。尾联“日暮微风起,难寻旧径还”转入抒情,既写景又寓情。“日暮微风起”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轻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惆怅的氛围;“难寻旧径还”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往事难寻的感慨。这两句含蓄而深沉,为全诗增添了哲思与余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郢《画鼓》

下一篇:唐·李白《古风(其三十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