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蓄云彩":灵秀的山峦积蓄着云霞,
"纷郁出清晨":在浓郁的晨光中渐渐升腾。
# 纷郁:多盛貌。
"望树繁花白":远望山林间繁花似雪,
"看峰小雪新":近看山峰顶新雪晶莹。
"映松张盖影":云影映着松林张开华盖,
"依涧布鱼鳞":轻柔铺展在溪涧如鱼鳞纹理。
# 鱼鳞:这里指鱼鳞状的云。
"高似从龙处":高处云雾仿佛龙行之处,
"低如触石频":低处云气频触岩壁如波浪翻涌。
"浓光藏半岫":浓重的云光隐没了半座山峦,
# 岫:有洞穴的山。
"浅色类飘尘":浅淡的云色如同飘飞的微尘。
"玉叶开天际":玉色的云絮在天边舒展,
# 玉叶:对花木叶子的美称;这里比喻绚丽的云彩。
"遥怜占早春":遥想这初春的云霞最是动人。
唐代诗人
陆畅(?~?),唐代诗人。字达夫,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宪宗元和元年进士,历任秘书丞、江西观察判官、凤翔少尹等职。大和九年参与诛杀郑注,擢为凤翔行军司马。其才思敏捷,诗长于绝句。明胡震亨谓其“贵主催妆句,捷成得誉,观他绝,兼亦兴豪”。著有《陆畅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以简练笔触勾勒出云雾生成的场景。“灵山”赋予山以灵气,“蓄”字暗示云层在夜间逐渐积聚的过程;“纷郁”形容云气浓密翻涌的动态,“出清晨”点明时间,突出云霭在破晓时分从山间蓬勃而出的画面,为全诗奠定自然清朗的基调。第二句:“望树繁花白,看峰小雪新”通过视觉转换展现云雾笼罩的实景。远望山林,繁花被云雾浸染成白色;近观山峰,积雪与云气交融,显得清新淡远。诗人以“白”“新”二字强化色彩对比,既暗示季节特征(或为冬末春初),又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将云、树、峰融为一体。第三句:“映松张盖影,依涧布鱼鳞”聚焦云雾与自然物的互动。松树枝叶间,云影如伞盖舒展;山涧石壁上,云层似鱼鳞排列。“张盖”“布鳞”以物喻云,赋予静态云雾动态的形态美感,同时暗含对自然秩序的观察——云依地势而变,呼应后文对云之动静的描写。第四句:“高似从龙处,低如触石频”借比喻强化云的形态与动势。高空云层绵延如龙行之势,低处云气翻涌似频繁触石激荡。诗人以“龙”的飘渺神秘与“触石”的具象动态形成反差,既突出云的缥缈变幻,又暗含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第五句:“浓光藏半岫,浅色类飘尘”通过云的浓淡变化展现空间层次。浓云遮蔽半座山峦,朦胧中透出深邃;薄云则如飘散的微尘,在光晕中若隐若现。此联以“藏”“类”二字串联虚实,既强化云的遮蔽性与渗透性,又以微观视角(“飘尘”)拓展诗意维度。结句:“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收束全篇,升华意境。“玉叶”喻云片轻盈剔透,如花瓣绽放在天际,暗示季节将至早春;“遥怜”则将视角从实景转向情感投射,诗人隔云远眺,心生对自然生机与季节更迭的怜惜与期待,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李涉《题开圣寺》
下一篇:唐·杜牧《偶呈郑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