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i
shī
·
·
shèng
miào
zài
shān

朝代:唐作者:皮日休浏览量:1
luò
shén
yǒu
líng
miào
lín
kōng
zhǔ
bào
dān
qīng
huāng
luó
rào
liáng
fēng
xuán
zhī
gài
xián
jiāo
luò
fēng
huā
shí
shí
dòu
shǔ
cháng
yún
sān
jìn
huì
yán
shén
yuè
xià
liú
shuāng
zhōng
zhào
qīng
é
rán
xiǎng
huán
pèi
shū
ěr
míng
zhù
zhì
yǒu
wén
shí
xiāng
lái
dìng
chù
dèng
yǒu
dài
hún
duàn
kōng
yún
jìng
shēng
liú
qíng
zài
chù

译文

洛水之神若有灵验而飘逸,古老的庙宇临近空旷的水中小洲。暴雨冲刷使得庙中壁画色彩剥落,荒芜的藤萝缠绕着屋梁和屋椽。野外的风吹动着如灵芝般的伞盖,饥饿的乌鸦叼着花椒和精米。寂静中枫叶纷纷飘落,时不时有鼯鼠相互争斗。常听说每月十五的夜晚,美丽的神女们都会相聚。在月光下挽留紫姑神,在寒霜中召唤青女神。忽然听到玉佩碰撞的声响,很快又传来织布机的声音。音乐声响起时能隐约听见,香气飘来却不知从何处散发。瞪大眼睛好像在等待着什么,魂魄仿佛断了一般空自无言。云雨之事终究没有发生,留下的情意又能寄托在哪里呢。

逐句剖析

"洛神有灵逸":洛水之神若有灵验而飘逸,

"古庙临空渚":古老的庙宇临近空旷的水中小洲。

"暴雨驳丹青":暴雨冲刷使得庙中壁画色彩剥落,

"荒萝绕梁梠":荒芜的藤萝缠绕着屋梁和屋椽。

"野风旋芝盖":野外的风吹动着如灵芝般的伞盖,

"饥乌衔椒糈":饥饿的乌鸦叼着花椒和精米。

"寂寂落枫花":寂静中枫叶纷纷飘落,

"时时斗鼯鼠":时不时有鼯鼠相互争斗。

"常云三五夕":常听说每月十五的夜晚,

"尽会妍神侣":美丽的神女们都会相聚。

"月下留紫姑":在月光下挽留紫姑神,

"霜中召青女":在寒霜中召唤青女神。

"俄然响环佩":忽然听到玉佩碰撞的声响,

"倏尔鸣机杼":很快又传来织布机的声音。

"乐至有闻时":音乐声响起时能隐约听见,

"香来无定处":香气飘来却不知从何处散发。

"目瞪如有待":瞪大眼睛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魂断空无语":魂魄仿佛断了一般空自无言。

"云雨竟不生":云雨之事终究没有发生,

"留情在何处":留下的情意又能寄托在哪里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太湖诗·圣姑庙在大姑山》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圣姑庙为背景展开。作者描绘了圣姑庙破败、荒凉的景象,暴雨冲刷壁画、荒萝绕梁等。同时融入了关于神女的传说,三五夕神女相聚、月下留紫姑等。诗中运用了想象与现实结合的手法,既写眼前庙宇的寂寥,又写想象中神女的活动。通过对圣姑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空灵又略带怅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神女的遐想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一些民间信仰和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时期文学家

皮日休(834?~883?),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军任翰林学士。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多酬唱咏物之作,也涉及时政弊端,描述人民悲惨生活之作。其诗一种继承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一种则逞奇丰富。皮日休的散文颇能继承韩柳古文传统,尤其是小品文善于讥刺时弊,抨击黑暗政治,锋芒毕露。其政论小品文被鲁迅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代表作品有《正乐府》《三羞诗》。著有《鹿门隐书》《忧赋》《皮子文薮》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洛神有灵逸,古庙临空渚”这两句开篇点题,引入神话人物“洛神”,传说中她是水中美丽而飘逸的仙女。“有灵逸”三字强调她的灵性与飘逸气质。接着“古庙临空渚”描写一座古老的庙宇孤独地立在水中的小洲上,营造出一种荒凉、空寂的氛围,为全诗定下基调。“暴雨驳丹青,荒萝绕梁梠”进一步描写古庙的现状。“暴雨驳丹青”指雨水冲刷使得庙中彩绘的壁画颜色剥落、模糊不清,“驳”字暗示庙宇久无人修缮。“荒萝绕梁梠”中“荒萝”是野生藤蔓,“梁梠”指屋梁和屋檐,藤蔓缠绕在庙宇的梁柱上,显得破败而荒芜,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曾经神圣的地方如今的衰败与冷清。“野风旋芝盖,饥乌衔椒糈”继续描写荒凉氛围。“芝盖”原指神仙的车盖,这里被野风吹得旋转,仿佛神仙的遗迹仍在,却已无人供奉。“饥乌衔椒糈”中“椒糈”是古代祭祀用的香米,饥饿的乌鸦叼着这些祭品,说明庙中早已没有香火,神灵不再受敬仰,这一细节生动表现出神庙的荒废和被人遗忘。“寂寂落枫花,时时斗鼯鼠”从视觉和动态上进一步渲染寂静与荒芜。“寂寂”突出环境的安静,“落枫花”既点出秋天的季节,也以红叶飘零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时时斗鼯鼠”写小动物在空荡的庙中互相追逐争斗,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庙宇的死寂与无人气,加深了荒凉感。“常云三五夕,尽会妍神侣”开始转入对往昔热闹景象的追忆。“三五夕”指农历每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传统上是神灵聚会的日子;“妍神侣”指美丽的神灵伴侣,说明过去在这个日子里,众多神灵会相聚于此,与前面荒凉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暗示这里曾经是一个神圣而热闹的场所。“月下留紫姑,霜中召青女”进一步展开想象。“紫姑”和“青女”都是民间传说中的女神,分别掌管占卜和霜雪。诗中描写在月光下留住紫姑,在寒霜中召唤青女,表现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祭祀或聚会场面,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与前面的荒庙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唤起读者对神灵世界的想象。“俄然响环佩,倏尔鸣机杼”描写神灵出现时的声响。“环佩”是女神身上玉佩的声音,“机杼”是织布机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忽然而至,形象地表现出神灵降临时的动态与声响,给人一种神秘而真实的感觉,仿佛神灵真的在此活动。“乐至有闻时,香来无定处”从听觉和嗅觉两方面描写神灵带来的感受。“乐至有闻时”指音乐声有时可以听到,但“香来无定处”则写香气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这两句写出了神灵存在的感觉既真实又飘渺,表现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神灵世界的向往与想象。“目瞪如有待,魂断空无语”转向诗人的主观感受。“目瞪如有待”描写诗人睁大眼睛,似乎在等待神灵的出现,表现出一种期待与渴望;“魂断空无语”则写出最终没有等到神灵,内心失望以至“魂断”,说不出话来,表现出深深的失落与无奈,情感由期待转为失落,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云雨竟不生,留情在何处”是全诗的结尾,也是情感的总结。“云雨”常被用来象征男女之情或神灵显现的奇迹,在此指神灵显现或神奇的事情并未发生。“竟不生”表示最终没有出现,让期待落空。“留情在何处”则是诗人发出的感叹,表达出对神灵、对美好事物、对曾经热闹景象的怀念与迷茫,情感深沉,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乐有闻时”、“香无定处”,十倍义山“梦雨”、“灵旃”之句。

清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皮日休《太湖诗·包山祠》

下一篇:唐·皮日休《太湖诗。太湖石(出鼋头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