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i
xīng
chūn
chū
xuē
jūn
shì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lěng
qīn
hóng
fěn
chūn
yīn
cuì
diàn
bēi
lín
xiǎo
jìng
shuí
liú
nián
liǔ
àn
fēi
wēi
huā
chóu
àn
dàn
tiān
jīn
chāi
yǒu
zhī
chōu
dàng
jiǔ
jiā
qián

译文

寒冷的雾气侵蚀着脸上的胭脂,春日的阴云扑打着头饰上的翠玉。独自对着清晨的镜子悲伤,有谁和我一同珍惜这流逝的年华。柳树幽暗,飘着细密的小雨,花朵仿佛含愁,天空一片黯淡。金钗还有几只,抽出来抵押给酒家换钱。

逐句剖析

"雾冷侵红粉":寒冷的雾气侵蚀着脸上的胭脂,

# 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与白粉。

"春阴扑翠钿":春日的阴云扑打着头饰上的翠玉。

# 翠钿:绿玉制的妇女头饰。,春阴:春天阴晦的天气。

"自悲临晓镜":独自对着清晨的镜子悲伤,

# 临晓镜:即“晓临镜”。临,面对。

"谁与惜流年":有谁和我一同珍惜这流逝的年华。

"柳暗霏微雨":柳树幽暗,飘着细密的小雨,

# 霏微:细雨弥漫的样子。

"花愁黯淡天":花朵仿佛含愁,天空一片黯淡。

"金钗有几只":金钗还有几只,

"抽当酒家钱":抽出来抵押给酒家换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是晚唐诗人杜牧于851年1月创作的五言律诗。首联以冷色调绘清晨凄清,写妆容遭摧残,暗衬处境凄凉,定哀婉基调。颔联由景入情,“自悲”显孤独,反问强化无人怜惜之悲,融对镜自怜与时光之叹颈联情景交融,以迷蒙凄景托内心愁苦。尾联直揭困窘,“抽当”见无奈,于平淡中显底层艰辛,收束有力。全诗语言凝练深沉,融情于景,被收录于《樊川文集》和《全唐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正月,时年四十八岁的杜牧,已历任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僚等职,正处于外放为官的人生阶段。诗中借吴兴妓女的视角抒情,恰与杜牧晚年偏好创作代拟体诗作的倾向相契合,既可见其对社会底层生活的体察,也彰显了他在创作题材与表现手法上的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闺怨诗。描绘了吴兴妓清晨凄清的处境与愁苦的心境,营造了哀婉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她的孤独、无人怜惜的悲苦以及底层生活的无奈。

2. 分段赏析

首联“雾冷侵红粉,春阴扑翠钿”:以“雾冷”“春阴”的冷寂意象,勾勒出春日清晨的凄清景象。“侵红粉”“扑翠钿”既细致描摹了雾气、阴云对妆容与饰物的侵扰,又暗喻主人公处境的卑微与凄凉,于景中藏情,为全诗奠定哀婉的情感基调。颔联“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由景转入情,聚焦主人公清晨对镜的细节。“自悲”二字直白点出孤独无依之感,“谁与惜流年”以反问强化无人怜惜的悲戚,将对镜自怜的情态与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交织,道尽底层女性无人关怀的身世之痛。颈联“柳暗霏微雨,花愁黯淡天”:以景物烘托心境,实现情景交融。“柳暗”“霏微雨”描绘出春日阴沉、细雨迷蒙的景象,“花愁”“黯淡天”则赋予花木以人的愁绪,天空的黯淡与花朵的“愁”相互映衬,既拓展了凄清的意境,又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融入自然景致,使无形的悲绪变得可感可触。尾联“金钗有几只,抽当酒家钱”:以直白的叙述揭示生活的困窘。“金钗”本是女性珍视的饰物,“抽当”二字却写出被迫典当的无奈,“有几只”的疑问更显家当微薄、处境艰难。此联将前文的悲情落到具体生活细节中,于平淡叙述中见沉痛,尽显底层生活的艰辛,收束简洁而力透纸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皮日休《太湖诗。石板(在石公山前)》

下一篇:唐·李白《相逢行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