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开一掌":峰峦像展开的一只手掌,
"朱槛几环延":朱红色的栏杆环绕延伸。
# 朱槛:红色的栏杆。
"佛地花分界":佛地被花朵自然分界,
"僧房竹引泉":僧房边竹子引来清泉。
"五更楼下月":五更时分楼下洒下月光,
"十里郭中烟":十里外城郭中烟雾缭绕。
# 郭中:城里。
"后塔耸亭后":后塔耸立在亭子后面,
"前山横阁前":前山横亘在楼阁前面。
"溪沙涵水静":溪边沙地,溪水静谧,
"涧石点苔鲜":涧中石头点缀着新鲜苔藓。
"好是呼猿久":恰好呼唤猿猴很久了,
# 呼猿久:南朝宋时,僧人智一畜数猿于飞来峰,临涧长啸,则群猿毕集,人谓之呼猿父。
"西岩深响连":西岩传来悠长的回声相连。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诗人开篇以独特视角,将峰峦比作展开的手掌,形象地写出灵隐寺所在峰峦的形态,给人新奇之感。“朱槛几环延”则描绘出灵隐寺朱红色的栏杆环绕延伸,展现出寺庙建筑的独特与壮观,为下文描写寺内景色做铺垫。颔联“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此联细腻地描绘寺内景色,花朵将佛地自然分界,营造出宁静庄严的氛围;僧房边竹子引来了清泉,动静结合,清泉流动更显寺庙清幽,体现出灵隐寺的静谧与生机。颈联“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描绘了五更时分,楼下洒下月光,远处十里外的城郭中烟雾缭绕。“五更”点明时间,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洒下,更添宁静;“十里郭中烟”描绘远景,使画面开阔,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尾联“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前两句写后塔耸立在亭后,前山横亘在阁前,从建筑与山势的角度,展现灵隐寺的布局与周边山势。“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进一步刻画溪边沙地、涧中石头,溪水静谧,石头上点缀着新鲜的苔藓,突出环境的清幽静谧。末句“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通过呼猿后西岩传来的悠长回声,以声衬静,更显灵隐寺的空灵幽静。
上一篇:唐·施肩吾《夜笛词》
下一篇:唐·张祜《邠王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