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zhōng
nán
lán
ruò
sēng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běi
què
nán
shān
shì
xiāng
liǎng
zhī
xiān
guì
shí
fāng
xiū
gōng
dōu
zhī
míng
xìng
shǐ
jué
chán
mén
wèi
cháng

译文

长安的宫殿和终南山都是我的故乡之地,科举中举的荣耀在同一时期降临。然而休公你却全然不看重这些名声,这时我才感受到禅门所蕴含的悠长韵味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逐句剖析

"北阙南山是故乡":长安的宫殿和终南山都是我的故乡之地,

# 北阙南山是故乡:一作“家在城南杜曲傍”。

"两枝仙桂一时芳":科举中举的荣耀在同一时期降临。

"休公都不知名姓":然而休公你却全然不看重这些名声,

"始觉禅门气味长":这时我才感受到禅门所蕴含的悠长韵味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终南兰若僧》是唐代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时值诗人进士及制策双登科第的人生巅峰期,诗人通过对终南僧人的礼赞,展现了对世俗功名与禅门精神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借代、用典、对比等手法,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前两句铺陈世俗辉煌,后两句转向静默哲思,结构上的强烈反差凸显了主题的升华。此诗不仅是杜牧对个人际遇的反思,更成为晚唐士大夫精神困境的缩影,其“显”与“隐”的对照,既延续了诗人咏史诗的冷峻批判,又融入晚年诗风的深沉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代:“北阙南山是故乡”中借“北阙南山”写出自己人生的两个重要依托,一个是仕途所在的朝廷,一个是精神寄托的终南山。用典:“两枝仙桂一时芳”运用“折桂”的典故,古代称科举及第为“折桂”,杜牧在这里用此典来表明自己在科举上的得意,一下子进士及第和制策登科,如同同时折得两枝仙桂,展现了自己在仕途开端的辉煌成就,使诗句内容更丰富,表达更含蓄。对比:“两枝仙桂一时芳”展现了在世俗功名上的成功,与“休公都不知名姓”,二者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禅僧超脱世俗的形象,也表现出诗人对禅门那种不慕名利境界的赞赏和向往。

2. 分段赏析

《赠终南兰若僧》前两句“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以借代与用典手法开篇,“北阙”代指朝廷,“南山”象征隐逸,暗含诗人对仕途与出世的双重情怀;“两枝仙桂”化用科举典故,既指大和二年(828年)进士及制策双登的荣耀,又以“一时芳”暗喻青春得志的得意。后两句“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陡然转折,以“休公”代指僧人,用“不知名姓”的淡然与前句世俗功名形成强烈对比,“始觉”一词暗含顿悟,将“禅门气味长”的超脱与“仙桂”的短暂荣光并置,既赞僧人不慕名利的境界,又流露诗人对禅门精神的歆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祜《邠王小管》

下一篇:唐·赵嘏《悼亡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