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shì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1
jūn
shí
shì
huáng
wéi
xiǎo
yān
shàng
chì
chí
huā
kāi
hàn
yuàn
jīng
guò
chù
xuě
xià
shān
shí
jìn
chén
líng
luò
jīn
yóu
zài
xiān
jià
piāo
yáo
xiāng
féng
jiù
bēi
chéng
chéng
bēi

译文

和你在宫廷中共事十五年,每天早晨袖拂炉烟登上皇宫的赤墀。春天经过宫苑时鲜花盛开,冬日沐浴于骊山华清宫白雪皑皑。当年的那些侍臣大多飘零殆尽,只有你还在,而我们侍奉的玄宗皇帝也飘然仙去了。今天我们相逢宴饮,想到过去的事情,喝下一杯酒,既喜又悲。

逐句剖析

"与君十五侍皇闱":和你在宫廷中共事十五年,

# 侍皇闱:指在宫中为侍卫。皇闱:皇宫。,十五:十五岁。

"晓拂炉烟上赤墀":每天早晨袖拂炉烟登上皇宫的赤墀。

# 赤墀:皇宫中台阶,涂以朱红色。,炉烟:古代宫殿前台阶上设焚香炉,后指代宫廷、朝官。

"花开汉苑经过处":春天经过宫苑时鲜花盛开,

# 汉苑:汉宜春院,在长安的东南角。

"雪下骊山沐浴时":冬日沐浴于骊山华清宫白雪皑皑。

# 沐浴时:指玄宗等浴于骊山温泉。,骊山: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唐玄宗每年冬天都要到骊山温泉沐浴避寒。

"近臣零落今犹在":当年的那些侍臣大多飘零殆尽,

"仙驾飘飖不可期":只有你还在,而我们侍奉的玄宗皇帝也飘然仙去了。

# 期:相遇。,飘飖:飘动貌。,仙驾:古代讳称死为仙游;驾,皇帝车乘的总称。时玄宗已故,因称仙驾。

"此日相逢思旧日":今天我们相逢宴饮,想到过去的事情,

# 思:一作非。,相逢:一作逢君。

"一杯成喜亦成悲":喝下一杯酒,既喜又悲。

# 亦:一作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燕李录事》是唐代韦应物创作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诗人与李录事久别相逢时的感怀之作。首联回忆与李录事十五岁时一同侍奉皇帝的情景,“晓拂炉烟上赤墀”生动地描绘出当时在宫中的生活画面。颔联进一步追忆往昔,描绘了花开汉苑、雪下骊山时的经历,这些都是曾经共有的美好回忆。颈联则感叹曾经的近臣如今已零落,而皇帝(仙驾代指)也已逝去难以再见到。尾联点明相逢的主题,今日相逢时,往昔的回忆涌上心头,一杯酒中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对往昔不再的悲伤。全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往昔经历的回忆与今朝相逢的描写,表达出对旧时光和故人的深切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大历年间,彼时作者设宴款待李录事,二人曾于朝堂之上一同为官,这首诗便诞生于这场宴饮之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旧诗。描绘了诗人与李录事曾经在宫廷侍奉皇帝的往昔时光,体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营造出一种今昔对比、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表达了诗人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兴衰变幻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首联开篇点明诗人与李录事的旧交情,回忆起十五岁时一同在皇宫中侍奉皇帝的情景。“晓拂炉烟上赤墀”,细致地描绘出清晨时分在宫中的日常活动,“拂炉烟”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出宫中的生活氛围,“赤墀”点明了地点是皇宫中的红色台阶,此句勾勒出一幅宫廷生活的画面。“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颔联继续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花开汉苑”和“雪下骊山”分别不同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是诗人和李录事曾经共同经过或经历过的,“经过处”和“沐浴时”则进一步强调在这些场景中的活动,这些回忆充满了美好的气息。“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颈联从回忆往昔转到当下的感慨,“近臣零落”表明曾经的近臣如今已所剩无几,“今犹在”强调还活着的自己和李录事,而“仙驾飘飖不可期”则是说皇帝已经逝去,难以再见到,这里的“仙驾”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此联表达出一种对世事无常、人事已非的感叹。“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尾联点明主题,今日诗人与李录事相逢,不禁思念起旧日的时光。“一杯成喜亦成悲”,一杯酒中蕴含着复杂的情绪,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又有对往昔不再的悲伤,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旧时光和故人的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首句韵太借,通首平衍少力。苏州佳处在五古,不长于律诗,七律尤非所长。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

# 谓只两人追写旧事,不知皆是先生胸前一段服勒至死,方丧三年至情至谊。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前豪夸,后感慨。

元方回《瀛奎律髓》

# 浅人读之,谓只两人追写旧事耳。不知通首皆是先生胸前一段服勤至死方丧三年至情至谊。我读之不觉声泪为之齐下也(前四句下)。近臣不止韦、李,故曰“零落”。然“今犹在”乃对下句,非承二字也。“方喜已悲”,“方”、“已”字妙。言宴李诚喜,而思旧实悲,此喜固不能敌此悲矣(后四句下)。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今”字呼起落句“旧”字(“近臣零落”句下)。

清何焯《唐律偶评》

# 句句照应,笔笔圆转。

清毛张健《唐体馀编》

# 诗质而味长。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春感诗》

下一篇:唐·韦应物《秋夜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