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zhēng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高骈浏览量:1
wàn
bīng
guò
hǎi
mén
shēng
jīn
bào
jūn
ēn
huí
zhí
dài
fēng
yān
jìng
qiǎn
zhēng
yǒu
lèi
hén

译文

不远万里率领军队跨过海门,这一生能在今日报答君王的恩德。​归来的日期要一直等到战火平息,不让出征的衣衫染上思乡的泪痕。

逐句剖析

"万里驱兵过海门":不远万里率领军队跨过海门,

"此生今日报君恩":这一生能在今日报答君王的恩德。​

"回期直待烽烟静":归来的日期要一直等到战火平息,

"不遣征衣有泪痕":不让出征的衣衫染上思乡的泪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征叙怀》是唐代将领高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他带领军队征讨南诏的时候。此诗以边塞征战为背景,用“万里驱兵过海门”等画面,描绘出将士们跋涉疆场的壮烈情景,末句“不遣征衣有泪痕”直接抒发了戍边报国的坚定决心。高骈出身于禁军世家,曾任五镇节度使,早年率军收复交趾、镇压黄巢起义。诗中“此生今日报君恩”一句,既体现出忠君的思想,也隐含着对征战戍边艰辛的体会。高骈晚年因迷信方术耽误战机,被部将起兵杀死,这首诗成了他早期军旅生活的记录。全诗语言刚劲有力、简洁凝练,呈现出了盛唐边塞诗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大将军、诗人

高骈(821?~887),唐末大将军、诗人。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出身禁军将领世家,一生仕宦显达,历任安南都护、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曾镇压黄巢起义军,但后期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后为部将毕师铎囚杀。高骈能诗善书。其诗多言志抒怀,有豪纵之气,无纤弱僻涩之习。《唐诗纪事》评为“雅有奇藻”。又善书法。《塞上曲二首·二年边戍绝》《风筝》《山亭夏日》等诗为传诵之作。著有《高骈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征叙怀》为唐代著名将领高骈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创作于他带领军队前往南方征讨南诏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边塞的七言绝句。该诗以高骈率军征讨南诏为背景,勾勒出将士们跋涉疆场的壮烈场景,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报国的决绝之志,既体现了忠君思想,也暗含了对征戍艰辛的体察。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此生今日报君恩”直接抒发了诗人在此时刻想要报答君主恩情的忠君之情,情感直白强烈;“不遣征衣有泪痕”则直白地表达了戍边将士们不愿让征衣染上泪痕,决意坚守边疆、报效国家的决绝之志,无需借助景物或典故间接表达,情感流露直接而鲜明。

3. 分段赏析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开篇表明诗人不远万里率领军队跨过海门,要在今日报答君王的恩德。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忠君报国之情,体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表明归来的日期要一直等到战火平息,不让出征的衣衫染上思乡的泪痕。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早日结束的期盼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罗隐《皇陂》

下一篇:唐·刘得仁《送车涛罢举归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