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ǒu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来鹄浏览量:1
jìn
lái
líng
què
shū
píng
lán
gān
hèn
yǒu
shū
绿
shuāng
jiǎn
zhuàn
qiū
chéng
zhū
shuǐ
biān
jìng
shū
kōng
jiě
chóu
cháng
jiǔ
nóng
qīng
tiān
hǎo
léi
báo
zhǐ
néng
chèn
lǎn
jiāo
lóng

译文

近来喜鹊的叫声为何如此稀少,我独自依傍在栏杆处,心中的愁恨与众不同。一夜之间,寒霜将绿荷剪破,使得秋雨无法凝聚成圆润的珠子。我在水边伸开双腿随意地坐着,静静地用手指在空中书写,想要借酒来消解心中的愁肠,却觉得这酒的味道不够浓烈。可惜这晴朗天空中的雷雹,只能驱赶那些懒惰的蛟龙。

逐句剖析

"近来灵鹊语何疏":近来喜鹊的叫声为何如此稀少,

# 疏:稀少。

"独凭栏干恨有殊":我独自依傍在栏杆处,心中的愁恨与众不同。

# 凭:依傍。

"一夜绿荷霜剪破":一夜之间,寒霜将绿荷剪破,

"赚他秋雨不成珠":使得秋雨无法凝聚成圆润的珠子。

"水边箕踞静书空":我在水边伸开双腿随意地坐着,静静地用手指在空中书写,

# 书空:在空中写字。,箕踞:也作“箕”“趴露”,坐时两腿伸直岔开,姿势形似触算。

"欲解愁肠酒不浓":想要借酒来消解心中的愁肠,却觉得这酒的味道不够浓烈。

"可惜青天好雷雹":可惜这晴朗天空中的雷雹,

"只能驱趁懒蛟龙":只能驱赶那些懒惰的蛟龙。

# 蛟:神话中所说的能兴风作浪的龙。,驱趁:驱逐,驱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偶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来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以秋日景物为切入点,抒发个人孤寂与对世事的感慨。其一​​通过“灵鹊语疏”“绿荷霜破”等意象,以秋景的萧瑟暗喻人生失意,借“秋雨不成珠”的拟人化描写,流露时光流逝、美好难驻的怅惘。​​其二​​则以“箕踞书空”“雷雹驱蛟”等场景,刻画诗人借酒消愁却愁肠难解的心境,并借“懒蛟龙”暗讽世态,隐含怀才不遇的愤懑。两诗均体现来鹄诗风的清丽与含蓄,既有对自然细节的敏锐捕捉,又融入身世之叹与社会观察,展现了晚唐文人面对个人困顿与时代动荡的复杂心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来鹄(?~883?),唐代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家境贫寒,才情出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潜心诗文。师法韩柳文章,大中、咸通年间颇负才名,却屡举进士不第。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他西奔荆、襄避难,中和年间南归,客死于扬州。来鹄怀才不遇,辗转漂泊,故其诗多写羁旅之思、落魄之感,亦有关注民生疾苦之作。诗作风格清丽、情感深沉。代表作品有《寒食山馆书情》《子规》《梅花》等。《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近来灵鹊语何疏,独凭栏干恨有殊。”:“近来”点明时间,“灵鹊语何疏”描绘出喜鹊叫声稀疏的景象,给人一种孤寂、冷清的感觉。“独凭栏干”刻画了诗人孤独的形象,“恨有殊”则直接点明诗人心中有着与众不同的愁恨,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一夜”强调了时间的短暂,“绿荷霜剪破”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寒霜将绿荷破坏的情景。“赚他秋雨不成珠”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秋雨本应凝结成珠,但却因绿荷被破坏而无法实现,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破灭,加深了诗人的愁恨之情。第二首诗“水边箕踞静书空,欲解愁肠酒不浓。”:“水边箕踞”描绘了诗人坐在水边,两腿伸直岔开的姿势,表现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慵懒的状态。“静书空”则表现出诗人的沉思和无奈。“欲解愁肠酒不浓”说明诗人试图借酒消愁,但却发现酒力不够,无法排解内心的忧愁,进一步强调了愁绪的深沉。“可惜青天好雷雹,只能驱趁懒蛟龙。”:“可惜”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青天好雷雹”描绘出雷雹交加的壮观景象。“只能驱趁懒蛟龙”则运用讽刺的手法,将雷雹的力量与蛟龙的懒惰相对比,暗示了现实中强大的力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长卿《陪王明府泛舟》

下一篇:唐·李隆基《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