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碧萋萋":春草繁茂,处处呈现出碧绿的景象,
#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平原带日西":在夕阳的映照下,向平原的西边延伸。
"堪随游子路":春草可以随着游子的脚步蔓延,
"远入鹧鸪啼":一直延伸到鹧鸪啼叫的远方。
# 鹧鸪:鸟名。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
"金谷园应没":曾经繁华的金谷园如今应该已被春草淹没,
# 金谷园:园名。西晋石崇所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夫差国已迷":夫差的吴国也早已消逝,一片迷茫。
# 迷:失。,夫差:春秋末年吴国国君,被越王勾践打败,身死国亡。
"欲寻兰蕙径":想要寻找曾经种植兰蕙的小径,
# 兰蕙:香草名。
"荒秽满汀畦":却发现水边的田地里满是荒芜的杂草。
# 畦:田垄,长条田块。,汀:水中小块陆地或水边平地。
晚唐著名诗僧
齐己(864~937?),唐末诗僧。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工诗善琴,擅长行书,风雅放逸,颇有诗名。为诗好苦吟,喜琢炼。其诗多登临酬答、感时伤怀之作,风格清润,语言简淡,在清润平淡中见僻远冷峭之致。代表作品有《早梅》《赠齐己诗》《寄曹松》等。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
1. 分段赏析
开篇“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春日草原图。春草繁茂,绿意盎然,遍布各处,在夕阳的余晖下,向平原的西边无限延伸,展现出春草蓬勃的生命力与广袤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春草仿佛有灵性一般,跟随游子的脚步蔓延,远处鹧鸪的啼叫,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这两句诗,不仅写出春草的动态,更营造出一种孤寂、惆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游子漂泊的哀愁。“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诗人笔锋一转,从眼前的春景联想到历史。金谷园昔日何等奢华,如今却应已被春草淹没;夫差国曾称霸一时,如今也已消逝,只留下一片迷茫。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兴衰无常,无论曾经多么辉煌,都抵不过时间的侵蚀,最终被自然所掩埋。“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诗人想要寻找曾经种植兰蕙的小径,却发现那里早已被荒草填满。这一句进一步强化了世事变迁的主题,曾经美好的事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荒芜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