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íng
yuè
shān
sēng

朝代:唐作者:齐己浏览量:1
shān
chēng
míng
yuè
hǎo
yuè
chū
biàn
shān
míng
yào
shàng
zhū
fēng
fáng
bàn
xíng
bái
yuán
zhēn
xuě
yōu
niǎo
qín
shēng
lái
jiǔ
yīng
wàng
zài
chéng

译文

明月山被称作天下名山,明月升起时满山皎洁。我要攀登山峰造访,哪怕深夜启程也无妨。白猿猴身披雪白毛发,幽谷鸟鸣似古琴清响。老友在此居住已久,是否已淡忘城中旧友。

逐句剖析

"山称明月好":明月山被称作天下名山,

"月出遍山明":明月升起时满山皎洁。

"要上诸峰去":我要攀登山峰造访,

"无妨半夜行":哪怕深夜启程也无妨。

"白猿真雪色":白猿猴身披雪白毛发,

"幽鸟古琴声":幽谷鸟鸣似古琴清响。

"吾子居来久":老友在此居住已久,

"应忘我在城":是否已淡忘城中旧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明月山僧》是齐己的一首五言律诗。齐己作为晚唐诗僧,此诗借探访明月山僧友寄寓禅思。诗句前两联写夜访山寺的急切与月夜之美,后两联以动物意象与听觉感受营造空寂之境,尾联点出相忘尘俗的佛理,体现诗僧特有的清寂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著名诗僧

齐己(864~937?),唐末诗僧。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工诗善琴,擅长行书,风雅放逸,颇有诗名。为诗好苦吟,喜琢炼。其诗多登临酬答、感时伤怀之作,风格清润,语言简淡,在清润平淡中见僻远冷峭之致。代表作品有《早梅》《赠齐己诗》《寄曹松》等。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运用回环手法,“山-月”互衬形成光影流转的视觉效果。“称”字暗含对明月山的推崇,“遍”字强化月光笼罩的广袤感,奠定全诗澄澈基调。颔联“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展现访友热忱,“无妨”二字凸显诗僧不拘世俗的洒脱。动词“上”与“行”形成动态呼应,月光下的夜行别具禅意。颈联“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视听结合:白猿如雪的毛发与幽鸟啼鸣,分别对应视觉的纯净与听觉的清越。动物意象暗喻山僧超脱凡尘,古琴声又添文人雅趣。尾联“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以问作结,表面担忧友人遗忘旧交,实则暗含“本来无一物”的禅机。通过城市与山居的时空对照,点明修行者应物我两忘的佛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饮福》

下一篇:唐·李隆基《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