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hóng
鸿
jiàn
shān
rén
cǎi
chá
huí

朝代:唐作者:皇甫曾浏览量:1
qiān
fēng
dài
xiāng
míng
cóng
shēng
cǎi
zhāi
zhī
shēn
chù
yān
xiá
xiàn
xíng
yōu
shān
yuǎn
fàn
shí
quán
qīng
rán
dēng
xiāng
qìng
shēng

译文

众多山峰等候着隐士来探访,山里茶树丛生。采摘茶叶时才能知晓山林深处的美景,烟霞估计也要美慕我在悠然独行。期约到来之时,我前往那遥远的山寺,粗淡的饭食和石间流出的泉水都是别有一番风味。寂静的夜里灯烛燃燃,相思之情尽在这一击馨的声音之中。

逐句剖析

"千峰待逋客":众多山峰等候着隐士来探访,

# 逋客:避世之人,指陆羽。

"香茗复丛生":山里茶树丛生。

"采摘知深处":采摘茶叶时才能知晓山林深处的美景,

"烟霞羡独行":烟霞估计也要美慕我在悠然独行。

"幽期山寺远":期约到来之时,我前往那遥远的山寺,

"野饭石泉清":粗淡的饭食和石间流出的泉水都是别有一番风味。

"寂寂燃灯夜":寂静的夜里灯烛燃燃,

# 夜:一作火。

"相思一磬声":相思之情尽在这一击馨的声音之中。

# 一磬:一作磬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是唐代诗人皇甫曾为挚友陆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清幽笔触勾勒出陆羽隐逸采茶的画卷,既流露出对友人超然生活的向往,又暗含禅意与诗意交融的隐逸美学。诗中“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以拟人手法赋予山水灵性,仿佛群峰与茶树都在静候这位隐士的到来;“烟霞羡独行”则直抒胸臆,将诗人对陆羽独行云深、与自然相契的倾慕之情推向高潮。尾联“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更以空灵意境收束,通过山寺夜灯与佛寺磬声的意象叠加,在静谧中透出的思念,使全诗兼具“清苍之气”与“禅茶一味”的哲学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皇甫曾(?~785),唐代诗人。字孝常,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天宝进士第,安史之乱后避地吴越。代宗初任殿中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他与兄皇甫冉齐名,并称“二皇甫”,成就略逊乃兄。其诗多赠别、感怀之作,尤善五言,为时人称赏。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今传《皇甫曾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首句以“千峰”与“逋客”(隐士)的呼应,构建出群峰静候隐者归来的画面,暗示陆羽与自然山水的深刻羁绊;次句“香茗丛生”点明采茶主题,以茶树繁茂暗喻隐逸生活的丰盈。两句共同奠定全诗清幽淡远的基调,符合律诗首联“起”的功能,即引出人物与场景。​​颔联“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承接首联的隐逸主题,通过“深处”与“烟霞”的具象描写,展现采茶环境的幽深与超然。“知”字暗示诗人对陆羽采茶行踪的想象,“羡”字直抒对其独行山野的向往。此联以动态的采茶活动延续首联意境,符合颔联“承”的要求,即细化场景并深化情感。​​颈联“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由叙事转向空间与生活的刻画。“幽期”呼应山寺的遥远,暗示陆羽与僧侣的隐逸约定;“野饭”“石泉”以简朴的饮食细节,凸显其生活的清寂。此联通过“远”与“清”的对比,在结构上完成“转”的作用,从采茶场景转向精神境界的升华。​​尾联“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以“寂寂”渲染深夜山寺的静谧,“燃灯”与“磬声”构成视听双重意象。佛寺的规律声响将思念之情具象化,既呼应陆羽的僧侣背景,又以余音绵延的磬声收束全诗。尾联“合”的功能在此凸显,既收拢前文意象,又以含蓄笔法留下余韵,符合律诗结句需“余味无穷”的章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谭云:妙在十字中,一气清转无寻处(“采摘”二句下)。钟云:清深无际。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一片清苍之气,浑浑无句可摘。

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

# 只“千峰待逋客”五字,便见此客本与山有深情,采茶特寄焉而已。此后叙去,全觉山人行径高奇,怡情孤寂,其人其品跃然出纸上矣。如此仙笔,自非下劣凡夫所能梦见。

清黄生《唐诗摘钞》

# 何义门:自然。纪昀:虽非高格,不失雅音。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

# 落句“相思一并磬声”,极静极微,却开晚唐一路,而钟、谭亦用以兴。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起句挥霍得开,却有朴茂气味,杂之初盛间,应难识别。

明末清初徐增《唐诗笺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建《伤韦令孔雀词》

下一篇:唐·贾岛《送令狐绹相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