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ū
fèn

朝代:唐作者:张祜浏览量:1
sān
shí
wèi
fēng
hóu
diān
kuáng
biàn
jiǔ
zhōu
píng
shēng
jiàn
bào
xiǎo
rén
chóu

译文

三十岁了尚未实现封侯的志向,我便狂放不羁地走遍天下九州。平生就像那锋利的镆铘宝剑,本应驰骋沙场,却不屑去报那小人的私仇。

逐句剖析

"三十未封侯":三十岁了尚未实现封侯的志向,

"颠狂遍九州":我便狂放不羁地走遍天下九州。

"平生镆铘剑":平生就像那锋利的镆铘宝剑,

# 镆铘剑:利剑。镆铘,亦作镆邪,即莫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云: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金铁之精不销,莫邪乃断发剪指。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

"不报小人雠":本应驰骋沙场,却不屑去报那小人的私仇。

# 雠:同“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书愤》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自己到了三十岁仍未获封侯的功名,在激愤与不甘中,以狂放不羁的姿态遍游九州,既展现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又透露出对人生的执着与豪迈;后两句以“镆铘剑”自喻才华,表明自己虽有卓越才能,却不愿将精力浪费在报复小人的恩怨上,体现出诗人不屑于琐碎纷争、立志成就大业的高远志向。全诗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将深沉的愤懑与豪迈的气概相结合,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既抒发了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又彰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广阔的胸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三十未封侯,颠狂遍九州”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三十未封侯”化用汉代班超“三十而立”封候的典故,直言自己到了而立之年却功名未就,暗含怀才不遇的愤懑。“颠狂遍九州”则勾勒出诗人狂放不羁的形象,一个“颠狂”既展现了他不拘礼法、放浪形骸的性格,又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抗争,在四海漂泊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全诗奠定了慷慨悲凉的基调。“平生镆铘剑,不报小人雠”两句运用象征手法。“镆铘剑”是古代名剑,象征诗人卓越的才能和远大的抱负,表明他本应如宝剑般在疆场之上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不报小人雠”则以“不报”与“剑”的强大威力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诗人不屑与小人计较的磊落胸怀,又暗含对自己空有才华却无法施展、只能闲置的无奈与激愤,将个人的失意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巧妙融合,情感沉郁而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祜《胡渭州》

下一篇:唐·刘轲《玉声如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