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g
xiàn
shuǐ
西

朝代:唐作者:李忱浏览量:1
diàn
殿
lián
yún
jiē
shuǎng
zhōng
shēng
hái
shēng
cháng
ān
ruò
wèn
jiāng
nán
shì
shuō
dào
fēng
guāng
zài
shuǐ
西

译文

巍峨佛殿高耸入云,与远处的爽溪相连,晨钟暮鼓交响回荡,声声和谐共鸣。若问起江南的胜景,且说最妙的风光,尽藏在这水西寺间。

逐句剖析

"大殿连云接爽溪":巍峨佛殿高耸入云,与远处的爽溪相连,

# 爽:一作赏。

"钟声还与鼓声齐":晨钟暮鼓交响回荡,声声和谐共鸣。

"长安若问江南事":若问起江南的胜景,

"说道风光在水西":且说最妙的风光,尽藏在这水西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泾县水西寺》是唐代诗人李忱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亲临水西寺游览时,被寺院内外旖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深深吸引,不禁由衷发出“风光在水西”的赞叹,字里行间尽显对水西寺景致的倾心与沉醉。前两句勾勒水西寺的宏伟气象,通过“连云”“钟鼓齐鸣”的意象展现寺庙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交融,渲染出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与空灵悠远的意境。后两句转虚写实,以“长安若问”的设问句式,将江南风光的精髓浓缩于水西一寺,以对比手法凸显江南水西寺的独特魅力,暗含对隐逸山水与禅意生活的推崇,既是对江南风光的诗意概括,亦隐含对长安宦海浮沉的疏离感。全诗语言凝练,结构紧凑,前两句以实景铺陈,后两句以虚笔点睛,形成由景入情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

李忱(810~859),即唐宣宗。唐朝皇帝。本名怡,唐宪宗第十三子,初封光王。即位后改名忱,年号大中。统治前期,恭勤节俭,礼待群臣,勤于政事。其任用裴休,改善漕运。大中五年,命人修撰《大中刑法统类》。晚年好神仙,服长生药致死。在位十三年,谥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李忱性喜文学,常与学士辈唱和。公卿出镇,多赋诗饯行,以《吊白居易》最为传诵。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题泾县水西寺》是唐代诗人李忱所作。唐宣宗李忱在巡游江南的旅程中,曾亲临水西寺,彼时寺中浑然天成的山水胜景与深邃厚重的佛教文化,如灵泉般润泽其心,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此诗或作于他即位前隐逸云游之时,或诞于巡幸江南的行程之中,以“长安”与“江南”对答形式,将江南风光的灵秀精粹凝于笔端,勾勒出一幅韵味悠长的江南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大殿连云接爽溪”​​以夸张手法描绘水西寺的宏伟景象。“连云”点明大殿高耸入云,与天际相接,凸显之壮丽;“爽溪”则通过溪水的清澈灵动,暗示寺庙环境的清幽,为全诗奠定雄浑基调。次句“钟声还与鼓声齐”​​从听觉角度渲染氛围。钟鼓声本为佛寺常见声响,诗人以“齐”字强调其和谐共鸣,既体现宗教仪式的庄严,又暗含时间流逝的悠长感。视听结合的手法,使画面更具层次感。第三句“长安若问江南事”​​,以设问引出江南风光。“长安”代指北方都城,与“江南”形成地域对比,暗示诗人对江南的偏爱。此句既是对友人的虚拟对话,亦暗含对中原动荡的疏离感,为末句的赞叹埋下伏笔。末句“说道风光在水西”​​以直抒胸臆总结全诗。“风光”指自然山水之美。通过“水西”这一具体地点,将赞美具象化,凸显水西寺在江南的地位,同时流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皇甫冉《杂言迎神词二首·送神》

下一篇:唐·雍裕之《细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