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shǒu
·
·
piē

朝代:唐作者:吕洞宾浏览量:1
wàn
jié
qiān
shēng
rén
zhī
xiān
shì
zhòng
lái
yīn
jué
chū
jīn
shǐ
使
lún
huí
shòu
xīn

译文

历经千万次劫难才得此人身,须知这是前世因果所种之因。快些醒悟吧,脱离这迷途苦海,莫叫自己在轮回中再受艰辛。

逐句剖析

"万劫千生得个人":历经千万次劫难才得此人身,

# 万劫千生:形容生命经过无数次轮回,时间极长。

"须知先世种来因":须知这是前世因果所种之因。

# 先世:过去世,前世。中国佛教、道教都认为万事万物存在因果关系,今生果报是因为前世所种之因,来世果报是由于此世之因。

"速觉悟":快些醒悟吧,

"出迷津":脱离这迷途苦海,

"莫使轮回受苦辛":莫叫自己在轮回中再受艰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父词一十八首·疾瞥地》是唐代道士吕岩(即吕洞宾)所作的一首词。上阕“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先世种来因”强调人身难得与因果轮回的必然性,点明今生为人的珍贵源于前世修行积累,下阕“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以劝诫口吻,呼吁世人及时醒悟、脱离尘世迷途,避免陷入生死轮回的苦难。该词以“渔父”为隐喻,劝诫世人悟道修行,强调超脱世俗迷津、觉悟本心以摆脱轮回之苦。如“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等句,借助“迷津”“轮回”等意象传达道家哲思,点明唐代道教思想向世俗化渗透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哲理词​​,通过“万劫千生”“先世种因”等意象,描写人生轮回之苦与因果关联,表达了劝人速悟真理、脱离迷途以摆脱轮回的思想,蕴含道家对生命本质的哲思。

2. 分段赏析

上片:“万劫千生得个人”​​,以夸张手法凸显人身之难得。“万劫千生”极言时间漫长、轮回次数之多,强调获得人身需历经无数劫难,暗含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此句奠定全诗劝人觉醒的基调,蕴含道家对生命本源的思考。“须知先世种来因”​​,承接前文,点明因果循环之理。“种来因”以比喻手法,将人生际遇比作前世种下的种子,今生必然结果,引导学生关注善恶有报的佛道思想,体现对命运根源的探索。下片:​​“速觉悟,出迷津”​​,“速”字直抒急切劝诫之情,“迷津”喻指尘世困惑与执念,形象化展现超脱之必要性。诗人以呼告语气,呼吁世人从迷惘中觉醒,凸显度化众生的迫切。“莫使轮回受苦辛”​​,“轮回”呼应首句,“受苦辛”直指沉沦生死之苦痛,与“得个人”的珍贵形成对比。此句既强化超脱轮回的主题,又以朴素语言传递对众生的悲悯,深化道家离苦得乐的思想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琵琶》

下一篇:唐·薛涛《寄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