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朝代:唐作者:钱起浏览量:1
yàn
jìng
lǒng
yuè
xiāng
hán
wèi
zhú
fēng
táo
huā
zhào
zhōng
bèi
xiào
yāo
hóng

译文

梨花的明艳娴静,如同笼罩在月光之下,清冷的幽香未曾随风飘散。桃花徒然以艳红之色映照大地,最终反被讥笑为妖冶轻佻的俗红。

逐句剖析

"艳静如笼月":梨花的明艳娴静,如同笼罩在月光之下,

"香寒未逐风":清冷的幽香未曾随风飘散。

"桃花徒照地":桃花徒然以艳红之色映照大地,

"终被笑妖红":最终反被讥笑为妖冶轻佻的俗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梨花》是唐代诗人钱起写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对梨花的细腻描绘与对比,赞美了梨花的美丽和高雅。首句诗人将梨花的美丽比作笼罩在月光下的宁静,给人以温柔静谧的感觉。次句描绘了梨花的香气清冷,未被风吹散,体现了梨花的纯洁与高雅。第三句诗人提到桃花虽在大地上绽放,但只是徒然地照亮大地,无法与梨花相比。末句暗示了桃花因妖艳而不被人们欣赏,最终会被嘲笑,进一步衬托了梨花的高雅。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象鲜明,通过对梨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冠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进士,官至考功郎中,世称“钱考功”。“大历十才子”之一,又与郎士元齐名,并称“钱郎”;与郎士元、刘长卿、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钱起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长于饯别应酬,应试时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世人传诵。高仲武称其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代表作品有《题玉山村叟屋壁》《归雁》。今存有《钱考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人将梨花与桃花进行对比,通过“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这一句,突出了梨花的高雅与纯洁,而桃花则显得妖艳而缺乏内涵。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梨花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2. 分段赏析

首句:“艳静如笼月”诗人以“笼月”来描绘梨花,将梨花的美丽与宁静比作被月光笼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月光皎洁而柔和,梨花在这样的光晕下显得格外纯净、高雅,给人以温柔静谧之感。次句:“香寒未逐风”写梨花的香气。诗人用“香寒”来形容梨花的香味,给人以清新、冷冽之感,仿佛梨花的香气带着一丝寒意,却不刺鼻。这种香气“未逐风”,意味着它并不随风飘散,而是静静地停留在梨花周围,给人一种淡雅、内敛的感觉。第三句:“桃花徒照地诗人”在这里将梨花与桃花进行对比。桃花虽然鲜艳夺目,能够“照地”,即在地上形成美丽的倒影,但这种美在诗人眼中是肤浅的。桃花的色彩过于浓艳,缺乏梨花那种清冷、高雅的气质。末句:“终被笑妖红”进一步强调了桃花的不足。诗人说桃花最终会被人们嘲笑为“妖红”,即过于妖艳的红色。这种嘲笑反映了桃花的美缺乏内涵和深度,与梨花的清雅形成鲜明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咏物诗断无刻划一物之理。首句咏梨花而想到月,以月色皎白正面衬起,冠以“艳静”二字,自切梨花。次句但言花之未落,而寄托遥远。三句又想到桃花,以衬梨花。四句曰“妖红”,以桃花之色衬梨花之色,系从对面衬结。通体无一字犯实,读此苟能隅反,用笔自尔空灵。

唐皎然《诗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

下一篇:唐·刘长卿《感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