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长流对楚寺":楚江悠悠长流,正对着楚地的寺庙,
# 楚江:楚寺,南梁萧纪于今重庆置楚州,即巴郡治,古汉昌(今巴州)为其属县,古人好用古名,因称巴江为楚江,寺为楚寺。
"楠木幽生赤崖背":楠木在赤色山崖的背面幽静地生长。
# 赤崖背:今南龛山后面“天开金榜”处,古称赤岩故名。
"临谿插石盘老根":它临近溪流,树根在石间盘绕,
# 谿:一作溪。
"苔色青苍山雨痕":青苔呈现出青苍之色,那是山雨留下的痕迹。
"高枝闹叶鸟不度":高高的枝头,繁密的叶子,鸟儿也难以飞过,
"半掩白云朝与暮":从早到晚,它半掩在白云之中。
"香殿萧条转密阴":寺庙的香殿在浓荫下更显萧条,
# 香殿:佛殿。
"花龛滴沥垂清露":佛龛上,清露正滴滴答答地垂落。
# 滴沥:犹淅沥,象声词。,花龛:指各龛彩雕的神像和龛楣的美称。
"闻道偏多越水头":听说这一带越水之畔景色偏多,
# 越水头:泛指盛产楠木的江南一带。
"烟生霁敛使人愁":烟霭升起,雨后天晴,却让人添愁。
# 烟生霁敛:江南多雾,楠木时刻都笼罩在烟雾里,使人发愁。
"月明忽忆湘川夜":明月照耀时,忽然忆起湘川的月夜,
# 湘川:指湘江,鄂春在武昌市西,盛产楠木。湘江之夜,鄂春之秋,都因猿啼叫使人发愁。
"猿叫还思鄂渚秋":猿猴啼叫,又想起鄂渚的清秋。
"看君幽霭几千丈":看你那幽深的云雾有几千丈啊,
# 幽霭:阴暗云气。,君:指古楠。
"寂寞穷山今遇赏":在这寂寞荒山中,如今终于得到欣赏。
# 今遇赏:现在才遇着诗人赏识。
"亦知钟梵报黄昏":我也知道晚钟梵音在报知黄昏,
"犹卧禅床恋奇响":却仍卧在禅床上,贪恋这奇妙的声响。
中唐诗人
严武(726~765),唐代诗人。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人。弱冠以门荫为太原府参军事,后累迁殿中侍御史。肃宗至德中,拜京兆少尹。广德二年,破吐蕃七万众,加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严武善诗,笔力雄健,诗有奇趣,与杜甫、岑参、羊士谔等人友善,往来多有赠答之作。杜甫曾称赞其诗:“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主要作品有《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酬别杜二》《巴岭答杜二见忆》等。《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1. 分段赏析
前六句“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临谿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中,开篇点明楠木生长在楚寺旁,楚江相伴,“幽生赤崖背”突出其生长环境的幽僻。“临谿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细致描绘楠木扎根溪边,老根盘绕石间,苍苔痕迹见证山雨,展现其古朴苍劲。“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写楠木高枝繁叶,鸟儿难穿越,朝朝暮暮半掩于白云间,进一步强调其高大繁茂与神秘清幽。中间四句中,“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描绘光福寺香殿在楠木浓荫下更显萧条,花龛上露水滴沥,营造出静谧、清幽氛围。“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霁敛使人愁”,诗人由眼前楠木联想到越水之地,烟消云散时引发愁绪,拓展了诗歌意境,增添了情感深度。后六句中,“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诗人在月明之夜,由楠木联想到湘川的月夜、鄂渚的秋声,丰富了情感层次。“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表达对楠木高大幽深的赞叹,感慨其在穷山寂寞生长今得赏识。“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即便知道黄昏钟声响起,仍留恋楠木周遭的奇妙声响,凸显诗人对楠木的喜爱与眷恋。
# 此诗奇郁有异采,人偏不取,却专取其《军城早秋》一首。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说得楠木根本枝叶古异幽奇。……唐仲言则云:沉细而奇,信非常调。但《军城早秋》亦七绝响调,钟今何违众而去之?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曰:“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兴趣不俗,骨气亦尽高。武诗如此,宜其知少陵也。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