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àng
shuǐ
xián
xíng

朝代:唐作者:裴度浏览量:1
xián
chù
jué
shēn
qīng
zàn
tuō
cháo
bàng
shuǐ
xíng
ōu
niǎo
zhī
rén
jìng
lái
xiāng
jìn
xiāng
jīng

译文

在闲暇之余,我感受到身体的轻松,暂时脱下官服,沿着河边漫步。鸥鸟似乎也能察觉到我的内心平静,特意飞近我身边,却不相惊扰。

逐句剖析

"闲余何处觉身轻":在闲暇之余,我感受到身体的轻松,

"暂脱朝衣傍水行":暂时脱下官服,沿着河边漫步。

"鸥鸟亦知人意静":鸥鸟似乎也能察觉到我的内心平静,

"故来相近不相惊":特意飞近我身边,却不相惊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傍水闲行》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裴度所作的七言绝句,被收录于《全唐诗》之中。整首诗紧扣“闲”字铺陈,通过“暂脱朝衣傍水行”这一细致入微的描写,生动呈现出诗人摆脱公务羁绊后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中“鸥鸟亦知人意静”运用拟人修辞,描绘出鸥鸟主动靠近却不喧闹惊扰的画面,以此衬托诗人内心的平和安宁,深刻表达出他对自然闲适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此诗遣词简洁凝练,意境悠远深邃,刘禹锡曾于828年创作同名诗作与之唱和,呼应其闲适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政治家、文学家

裴度(765~839),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由监察御史迁御史中丞,官至中书令。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尝作《寄李翱书》,不满韩愈及其弟子尚奇求险之风,他成为对古文运动流弊予以指正的第一人。他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今传《裴度诗》。《全唐文》存其文二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裴度仕宦生涯之中,展现其功成名就后的内心世界。唐代官吏常借漫步闲行缓解政务压力,诗中“暂脱朝衣”这一细节,印证了裴度虽居朝堂高位,却仍心怀山林泉石的矛盾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闲适诗。借诗人暂脱朝衣傍水行、鸥鸟知人意静的景象,写出了摆脱公务束缚后的闲适心境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暂脱朝衣傍水行”,通过脱下朝衣、傍水闲行的动作细节,展现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后的轻松状态,凸显“闲”的心境。拟人:“鸥鸟亦知人意静”,将鸥鸟赋予人的感知,写其懂得人意宁静而主动亲近,不惊慌打扰,烘托诗人内心的平和,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衬:以动衬静,“鸥鸟相近”的动态细节,反衬出环境的静谧,以鸥鸟的亲近不惊,突出诗人与自然相融的寂静氛围,达到“以动写静”的艺术效果。

3. 分段赏析

“闲余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两句是诗人对自身状态的描写。首句以“闲余”破题,用“何处觉身轻”的设问,引出“暂脱朝衣傍水行”的行动,“脱朝衣”的细节直观展现其摆脱官场束缚的轻松,“傍水行”则点明闲行的环境,为全诗奠定闲适基调。“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诗人写鸥鸟“知人意静”而“相近不相惊”,将自然生灵赋予人情,以鸥鸟主动亲近却不侵扰的动态画面,反衬出环境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既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也含蓄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

下一篇:唐·韩愈《过南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