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zhōu
bái

朝代:唐作者:杨巨源浏览量:1
jiāng
zhōu
píng
ān
fǒu
huì
yuǎn
dōng
lín
zhù
pén
céng
wén
dài
fēng
jiàn
shuō
shèng
xiāng
shī
suì
yàn
hóng
鸿
duàn
wàng
què
tiān
yáo
bìng
màn
qiān
huā
shè
qīng
yún
jiù
shì
qián

译文

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也听说庐峰中以香炉峰为胜。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逐句剖析

"江州司马平安否":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

# 司马:州之属官,位在州守之下。,江州:州治在今江西九江。

"惠远东林住得无":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

# :同“否”。,东林:寺院名,在庐山麓,慧远创建。,惠远:即慧远,东晋高僧,人称远公。居庐山东林寺。

"湓浦曾闻似衣带":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

# 衣带:形容江河水面狭窄。,湓浦:即湓口。湓水人长江处,今九江市西。

"庐峰见说胜香炉":也听说庐峰中以香炉峰为胜。

"题诗岁晏离鸿断":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

# 鸿:鸿雁。,岁晏:岁暮。,题诗:指写这篇诗。也含有书信问候之意。

"望阙天遥病鹤孤":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

# 阙:宫殿门前楼观。

"莫谩拘牵雨花社":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

# 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社:集会。,拘牵:受牵制,束缚。拘:一作勾。,谩:徒然,空自。,莫:不要。

"青云依旧是前途":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 青云:借指仕路广阔或显赫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江州白司马》是唐朝杨巨源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问候开篇,通过连续提问的方式,传递出对远方友人的真挚挂念;颔联选取江州城外的水光山色,借自然景物勾勒出地域特征;颈联转写自身处境,言明独居生活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又转述对方仍怀重返仕途的期待;尾联以劝解之语收束,既劝友人暂离空门清修之念,又勉励其保持积极进取的志向。全诗通过对具体物象的铺陈与人生境遇的对照,在平实恳切的对话中既是对彼此情谊的深化,也是共同经历困境的见证,呈现出深厚真挚的交往底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杨巨源(755~833?),唐代诗人。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贞元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历秘书郎等职,后任凤翔少尹,穆宗时复召为国子司业,后以年七十自请退归,授河中少尹,食禄终身。他耽于吟咏,作诗格律工致,风调流美,颔颈二联,时见佳句,即便应酬之作,也刻意求新。代表作品有《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崔娘诗》。著有《杨少尹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和十年的秋天,白居易被调任江州司马。作者写了这首诗寄给他,一方面是询问他的近况,另一方面是想勉励他,从中可以看出深厚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友人贬谪境遇的深切关怀,又以积极态度激励其重拾抱负,展现了中唐士人患难中的真挚友情与豁达胸襟。

2. 写作手法

开门见山:“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以问句直切主题,既表达了深切的关怀,又暗含对友人的劝诫,“平安否”三字既体现诗人对友人贬谪生活的牵挂,又暗含对白居易被贬后心境的担忧。倒装:“惠远东林住得无”将“惠远东林”置于句尾,突出“住得无”的核心疑问,直接点明对友人是否遁入空门的关切。设问:“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以“平安否”直接询问友人近况,体现急切的牵挂。表面是问候,实则暗含劝诫,诗人深知白居易被贬后的苦闷,通过“住得无”的追问,暗示友人不应沉溺佛寺,而应保持积极心态。

3. 分段赏析

首联“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以直接问候开篇,直抒胸臆。“江州司马”点明白居易的贬谪身份,“平安否”三字饱含牵挂;“惠远东林”用东晋高僧慧远与庐山东林寺的典故,暗问友人是否像慧远一样寄情山水。这一问既体现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也隐含对其被贬后心境的揣度,是否因失意而趋向佛理?颔联“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转向对江州风物的描述。“湓浦”是江州境内的河流,“似衣带”以轻柔的比喻勾勒其细长蜿蜒之态;“庐峰”指庐山群峰,“胜香炉”则以香炉峰作比,强调其更胜一筹的秀美。诗人并未亲见,却以“曾闻”“见说”的口吻传递熟悉感,既是对友人贬所环境的介绍,也暗含“虽处僻远,风景亦可慰怀”的安慰之意。颈联“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聚焦友人的精神状态。“岁晏”指年末,本是团圆时节,却“离鸿断”书信难寄,更加孤独;“望阙”写友人遥望朝廷,“病鹤孤”以病鹤自喻,既写其身体之弱,更突出被贬后远离政治中心的孤寂与失落。这两句通过“岁晏”“离鸿”“病鹤”等意象,深化了对友人处境的同情。尾联“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转为劝勉。“雨花社”代指佛教法事,诗人劝友人不必沉溺于宗教活动;“青云”象征仕途与理想,直言“依旧是前途”,传递出对友人仍有机会重返朝堂的信心。此句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暗含对其才华的肯定——即便暂时受挫,未来仍有可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朱东岩日:一起先作通候语。随以“惠远东林”询之,已含讽意。三、四就江州绝胜而言,正所谓“住得无”也。后四句招之也。五,招以友生之至情;六,招以君臣之大义,故日“青云依旧”也。

清钱朝鼒《唐诗鼓吹笺注》

# 本是极萧散之笔。偏自写来字字成对捉对。佛言“不经烧打磨,决不成精金。”试想其烧打磨之多,岂特一遍而已哉!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是诗起伏照应,句句有着落,然又参差融洽,不拘故方,惟纯熟之候乃有此境。斗作问询之词,便带起“离鸿”句意(首二句下)。

清毛张健《唐体肤诠》

# 寄白即用白体,而一气折转中自见风骨,故尔可喜。

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五

# 陆鲁望《寄江州司马》诗:“湓浦尝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此二句极工。杰按:此误作陆龟蒙诗。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湓浦衣带》

# 此白居易贬江州而溺于佛道,故寄此以讽之。

明廖文炳《唐诗鼓吹注解》卷三

# (“湓浦”二句)本是极萧散之笔,偏自写来字字成双捉对。末句又带“雨花”字者,销缴上文“惠远”字也。

明末清初金圣叹《选批唐诗》卷五上

# 上四句俱切江州说,极流利自然。“题诗”句说自己,“望阙”句说乐天。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卷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武元衡《春日偶作》

下一篇:唐·裴度《傍水闲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