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tiān
mén
shān
huái
怀
yǒu

朝代:唐作者:吴筠浏览量:1
fān
fēng
jìn
shì
fēi
bēn
piāo
miǎo
líng
yān
bēng
téng
zǒu
chuān
yuán
liǎng
shān
jiā
cāng
jiāng
huō
ěr
kāi
tiān
mén
qīng
zhōu
yuǎn
xiǎng
xiàng
屿
cún
guī
jìn
rán
wèi
xīn
hún
suǒ
jīng
duō
dài
yǒu
lùn
sān
qiū
xiāng
dūn

译文

扬起船帆遇到强劲的风,船的态势轻快如飞奔。船只缥缈地凌驾于烟波之上,像奔腾一样在川原间疾驰。两座山夹着沧江,豁然间形成天门大开的景象。不一会儿轻舟已远去,在想象中留存着孤屿的样子。回家的路日子已临近,心情愉悦慰藉心灵。所经历的有很多奇妙有趣之事,等待与我的友人谈论分享。一天就好像过了三年那么漫长,对友人相思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厚了。

逐句剖析

"举帆遇风劲":扬起船帆遇到强劲的风,

"逸势如飞奔":船的态势轻快如飞奔。

"缥缈凌烟波":船只缥缈地凌驾于烟波之上,

"崩腾走川原":像奔腾一样在川原间疾驰。

"两山夹沧江":两座山夹着沧江,

"豁尔开天门":豁然间形成天门大开的景象。

"须臾轻舟远":不一会儿轻舟已远去,

"想象孤屿存":在想象中留存着孤屿的样子。

"归路日已近":回家的路日子已临近,

"怡然慰心魂":心情愉悦慰藉心灵。

"所经多奇趣":所经历的有很多奇妙有趣之事,

"待与吾友论":等待与我的友人谈论分享。

"一日如三秋":一天就好像过了三年那么漫长,

"相思意弥敦":对友人相思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厚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过天门山怀友》是唐代吴筠所作的五言古诗。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舟过天门山的经历与感受。此诗以行舟过天门山为背景,前半部分描绘了遇劲风后舟行如飞,缥缈于烟波之上,目睹两山夹江、天门大开的雄浑壮阔之景;后半部分则由景生情,抒发归途渐近的愉悦,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渴望与友人分享旅途奇趣。全诗语言自然明快,将山水行旅与怀友之情巧妙融合,既生动展现天门山的磅礴气势,又真挚传达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风格豪放洒脱,是一首情景交融、情感真挚的诗篇,充分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视友情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道教学者

吴筠(?~778),唐代道教学者。字贞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陶弘景之四传弟子。天宝初年,被唐玄宗召入京师,请度为道士,入嵩山嵩阳观,从道士冯齐整学正一之法。安史之乱后,避乱南行,后卒于越中,弟子私谥宗玄先生。吴筠能诗善赋,文辞工美。其诗文多咏历代神仙高士之事,亦有游历山水、感怀时事之作。其用神仙信仰阐发老庄之道,并认为老子之道与孔孟之道实质上不矛盾,主张以道为本,纳儒入道。著有《神仙可学论》《玄纲论》。今传《宗玄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举帆遇风劲,逸势如飞奔”:直接切入行旅场景,诗人扬帆起航,恰好遇到强劲的风,船只凭借风势,以飞奔之姿在水上前行,一个“奔”字生动地展现出船行的快速与气势,为全诗奠定了轻快的基调。“缥缈凌烟波,崩腾走川原。两山夹沧江,豁尔开天门”:此四句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行舟途中的所见之景。船只缥缈地凌驾于烟波之上,如奔腾般在川原间疾驰。接着聚焦于天门山,两岸的山峦夹着沧江,豁然间形成了如同天门大开的壮观景象。诗人从整体的烟波川原,到具体的天门山景,层次分明地展现出山水的雄浑壮阔,让读者身临其境。“须臾轻舟远,想象孤屿存”:诗人的轻舟很快就渐行渐远,而刚刚经过的那些景色,如孤屿等,只能在想象中留存。此句在写景中,也隐隐透露出一丝时光流逝、美景易逝的感慨,为后文情感的转折做铺垫。“归路日已近,怡然慰心魂。所经多奇趣,待与吾友论”:四句情感升华,诗人想到归期日益临近,心中感到愉悦,旅途的疲惫也得到慰藉。而这一路上所经历的诸多奇妙有趣之事,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友人谈论分享。“怡然”直接点明心情,“待与吾友论”则将对友人的思念和分享欲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诗歌的情感达到高潮。“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弥敦”化用典故,以夸张手法言思念之苦,行舟途中因友人不在,觉时光漫长。“相思意弥敦”直抒胸臆,点明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深切展现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渴盼相见的真挚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齐己《谢王先辈湘中回惠示卷轴》

下一篇:唐·吕岩《渔父词一十八首·玄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