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lóu

朝代:唐作者:曹邺浏览量:1
bèi
shān
jiàn
lóu
yǐng
yīng
shān
zuò
shàng
chū
chéng
zhōng
wèi
míng
xiàn
yān
zhào
chuī
shēng
shàng
jīn
fēng
luò
yáng
dōng
xiāng
guò
luò
yáng
西
gōng
cháng
zuì
wén
guī
lóu
zài
luò
yáng
dōng
jīn
fèi
qín
shí
yǒu
guì
gōng
jiǎ
měi
yàn
shàng

译文

背靠山看见楼的影子,应该和山一样高。楼座上太阳已升起,城里公鸡还没打鸣。无数燕赵之地的女子,吹着笙登上金饰的楼梯。风从洛阳东边吹起,香气飘到洛阳西边。贵公子整夜沉醉,听不到子规鸟啼叫。这座楼位于洛阳的东边,如今已经荒废了。秦朝的时候,有一位贵族公子叫贾虚,每天都在这座楼上举办宴会。

逐句剖析

"背山见楼影":背靠山看见楼的影子,

"应合与山齐":应该和山一样高。

"座上日已出":楼座上太阳已升起,

# 座上日已出:“座上”二句:形容四望楼之高。地高则望远,故能较早望见朝日。

"城中未鸣鸡":城里公鸡还没打鸣。

"无限燕赵女":无数燕赵之地的女子,

"吹笙上金梯":吹着笙登上金饰的楼梯。

"风起洛阳东":风从洛阳东边吹起,

"香过洛阳西":香气飘到洛阳西边。

"公子长夜醉":贵公子整夜沉醉,

"不闻子规啼":听不到子规鸟啼叫。

# 子规:杜鹃鸟。俗传杜鹃啼叫常出血而不止。此以杜鹃悲啼喻百姓在水深火热中的呼号哭泣。

"楼在洛阳东":这座楼位于洛阳的东边,

"今废":如今已经荒废了。

"秦时":秦朝的时候,

"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有一位贵族公子叫贾虚,每天都在这座楼上举办宴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四望楼》是晚唐诗人曹邺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以秦代洛阳东已废的四望楼为依托,写背山可见楼影似与山齐,楼中贵公子宴饮时“日已出,城中未鸣鸡”尽显楼之高;描绘燕赵女吹笙登楼,风起香飘的奢华场景,又以“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借子规啼血暗喻百姓苦难,借古讽今,批判权贵耽于享乐、漠视民生,以简练笔触藏深沉讽刺,展现晚唐社会隐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曹邺(815?~875?),唐代诗人。字邺之,一作业之,桂州阳朔(今属广西)人。大中进士,曾任天平军节度判官、太常博士、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吏部郎中等职,中年辞官南归隐居。他与刘驾并称“曹刘”。其诗多抒发政治上不得志,少数讽刺时政,也有一些山水佳篇,风格古朴,善采用民谣口语入诗。代表作品有《官仓鼠》《捕鱼谣》。宋人辑有《曹祠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怀古诗。介绍了秦代贵公子贾虚在洛阳东郊的四望楼长夜宴饮的情景,描绘了四望楼的高耸、宴饮的奢靡以及公子的沉醉,体现了权贵沉溺享乐的状态,营造了奢华又带讽刺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权贵漠视民生疾苦的批判与对社会现实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夸张:“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通过楼上已见太阳升起,而城里的公鸡还没打鸣的对比来夸张地表现四望楼的高耸。正常情况下,日出与鸡鸣时间相近,这里用两者的时间差,突出楼阁地势极高,能比城中更早看到日出,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楼的高度。铺陈:“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细致描绘了众多燕赵女子吹着笙、登上金梯的情景。“无限”写出了乐女数量之多,“吹笙”点明了她们的动作和演奏的乐器,“金梯”则体现了楼阁的华丽,通过这些细节的铺陈,展现出贵公子宴饮场面的奢华热闹。用典:“不闻子规啼”,使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中杜鹃鸟的叫声凄厉,直到嘴角流血才停止,常被用来比喻百姓遭受的苦难。诗中贵公子因长夜沉醉而听不到子规的啼叫,暗指他沉溺于享乐,对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强化了对权贵的讽刺意味。反衬:以乐景衬哀情,“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描绘了香风从洛阳东边吹起,一直传到西边的美好景象,营造出宴饮场面的奢华香艳;而结尾“不闻子规啼”中,子规的啼叫象征着百姓的苦难。用前面的乐景反衬后面的哀情,突出了权贵沉迷享乐与百姓身处疾苦之间的尖锐矛盾,让诗歌的批判意味更鲜明。

3. 分段赏析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写从山后望楼,楼影似与山等高。“背山”点明观察视角,“见楼影”勾勒画面,“应合”表推测,以山为参照,直观展现四望楼的高耸,为下文写楼中奢华场景铺垫,让读者先对楼的气势有印象。“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楼中宴饮处已见日出,可城中公鸡还未打鸣。以时间差烘托楼之高,凸显四望楼地势险要、建筑巍峨,也暗示楼中宴饮通宵达旦,为写权贵享乐埋下伏笔。“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写无数燕赵美女吹笙登上饰金的楼梯。“无限”极言女子数量多,“燕赵女”自带地域美女联想,“吹笙”显宴饮娱乐之盛,“金梯”衬楼阁奢华,展现楼中宴饮的奢靡场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风从洛阳东吹起,香气飘到洛阳西。借风传香,从嗅觉角度渲染楼中宴饮的奢华,以香气弥漫范围之广,侧面体现宴饮规模大、耗费奢侈,强化奢华氛围。“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贵公子通宵沉醉宴饮,听不到子规悲啼。“长夜醉”直指权贵沉迷享乐、不问世事,“不闻子规啼”以子规象征百姓苦难,形成强烈对比,借这一画面批判权贵无视民生疾苦,点明诗的讽刺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笔如风电(“风起”二句下)。写豪华安乐入微(末二句下)。艳而爽。

明谭元春、钟惺《唐诗归》

# 此公子之福力,能过于吕政、杨广否?

清黄周星《唐诗快》

# 风刺如霜,为物薄而刑气已最。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

# 形楼之高(“座上”二句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段成式《送穆郎中赴阙》

下一篇:唐·汪遵《干将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