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chóu
yǒng
shū
jiàn
zè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chuán
dào
xīn
yóu
zài
qiáng
xué
wén
zhāng
qióng
ruò
néng
kuī
mèng
zhōng
shēn
gǎn
wàng
hán
gōng
kōu
zuì
chū
zhū
shēng
hòu
dào
cháng
qīng
guǎng
广
zuò
zhōng
zhǐ
kǒng
míng
yīn
jiā
piān
wèi
kuàng
méng

译文

我传扬孔孟道义的雄心还是有的,但学习写作文章却感到力不从心。他日能够窥探到孟子道义的奥妙也就心满意足了,终生岂敢奢望在写作方面超过韩愈。我和您的那些晚生后辈恭敬地来拜访您,却得到您极度重视与奖掖,深感惶恐。怕以后自己浪得虚名,您赠给我的美好诗篇及崇高评价我实在不敢承当啊。

逐句剖析

"欲传道义心犹在":我传扬孔孟道义的雄心还是有的,

# 传:传扬。

"强学文章力已穷":但学习写作文章却感到力不从心。

# 力已穷:力不从心。穷:穷尽。形容达到了极点。,强学:勤勉地学习。

"他日若能窥孟子":他日能够窥探到孟子道义的奥妙也就心满意足了,

# 窥:窥探。,他日: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终身何敢望韩公":终生岂敢奢望在写作方面超过韩愈。

# 韩公: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望:奢望。

"抠衣最出诸生后":我和您的那些晚生后辈恭敬地来拜访您,

# 诸生:指弟子。,抠衣:提起衣服前襟,这是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

"倒屣尝倾广座中":却得到您极度重视与奖掖,深感惶恐。

# 倒屣:急于出迎,错把鞋倒穿。屣:鞋。倒屣尝倾广座中:这里化用《三国志·王粲传》的典故: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

"祇恐虚名因此得":怕以后自己浪得虚名,

"嘉篇为贶岂宜蒙":您赠给我的美好诗篇及崇高评价我实在不敢承当啊。

# 蒙:受。,贶:赠、赐。,嘉篇:美好诗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酬永叔见赠》是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王安石为酬答欧阳修赠诗《赠王介甫》而作。诗的前四句抒写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回应了欧阳修的赞赏与期望;后四句则表达了对欧阳修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全诗紧扣欧阳修的赠诗,抒发了王安石的志趣,展现了他对儒家道义的追求和对文学成就的谦逊态度。诗中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王安石的谦逊与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奉酬永叔见赠》作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当时,王安石在舒州通判任满后赴京任职,欧阳修时任翰林学士,对王安石的才识文章十分欣赏,多次推荐他。为了酬答欧阳修的赠诗《赠王介甫》,王安石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欧阳修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志趣和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唱和诗。借对欧阳修赠诗的回应,表达了自己传播道义的志向、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欧阳修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运用孟子和韩愈的典故,表明自己以孟子为传承道义的榜样,认为自己文章难以达到韩愈的境界,体现了自己的志向和自谦。虚实结合:“抠衣最出诸生后”实写自己资历尚浅,“倒屣尝倾广座中”虚写欧阳修礼贤下士,凸显知遇之情。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赏析。前两联为第一部分,首联“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欲传道义”表明自己传播道义的志向未改,“强学文章力已穷”是自谦之词,暗示更看重传播道义。颔联“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进一步说明自己以孟子为榜样传承道义,认为文章难以企及韩愈,表达了求学不止的理想追求,回应了欧阳修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既有自谦又有自信。后两联为第二部分,颈联“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说自己若作为欧阳修弟子只能排在末座,而欧阳修却赏识自己,形象地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感戴。尾联“祇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因得到欧阳修赠诗,担心自己徒有虚名,不敢心安理得接受,体现出对欧阳修的尊敬,暗下决心努力,不辜负前辈重望。

4. 作品点评

《奉酬永叔见赠》具有一定文学价值。它是文人唱和的佳作,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情谊。写作上用典自然、结构严谨,以含蓄的方式表达情感。在文学史上,体现了王安石诗歌的特色。“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志向和谦逊,是该诗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欧阳修时任翰林学士,是当时主盟文坛的领袖。他对王安石的文章才识十分欣赏,其《赠王介甫》诗有“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之句。王安石在答诗中对欧阳修表达了钦敬之情并表示了自己要以孟轲、韩愈为榜样,“传道义”“学文章”的决心。此诗起句傲兀,议论从容,显示了王安石诗的风格特点。

现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高克勤《王安石诗词文选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听泉亭》

下一篇:宋·王安石《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