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云骄未肯同":激荡的云团尚未安定下来,
"晚来雪意已填空":到了傍晚时分,雪意渐浓,阴云密布,仿佛要把整个天空填满。
"欲开新酒邀嘉客":想要打开新酒招待客人,
# 新:张本作旨。
"更待天花落坐中":更企盼雪花飘落下来以助兴。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写作手法
拟人:诗人用“天上云骄未肯同”赋予云彩以人的性格,将云的独立和高傲人格化,生动地描绘了云彩不愿与众云相同的姿态。情景交融:诗中“晚来雪意已填空”通过描写傍晚时分雪意弥漫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期待的氛围,将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期待相结合。虚实结合:“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这前两句写实景(云和雪意),后两句则转向虚写(“欲开新酒邀嘉客,更待天花落坐中”),通过想象雪花飘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诗人开篇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高傲姿态,它们“未肯同”,即不愿与其他云彩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立不羁的气质。紧接着,诗人转向傍晚时分的景象,雪意已经弥漫整个天空,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到来。这一联通过对比云的“骄”与雪的“意”,营造出一种冬日特有的宁静与期待的氛围。后两句:“欲开新酒邀嘉客,更待天花落坐中。”诗人在此联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准备开启新酿的美酒,邀请好友共饮,同时期待着雪花如天女散花般飘落,为聚会增添浪漫与诗意。这里的“新酒”和“嘉客”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友情的珍贵,而“更待天花落”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期待,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一篇:宋·王安石《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