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雪花大如席":燕山的雪花大得像席子一样,
"与儿洗面作光泽":我用它来给儿子洗脸,让他的脸庞焕发光泽。
"怳然天地半夜白":突然间,天地间仿佛半夜就被白雪覆盖,
# 天地半夜:缪本作天地半欲,龙舒本作半夜天地。
"闺中只是空相忆":而闺房中的我却只能空自思念。
"点注桃花舒小红":点点桃花舒展开来,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与儿洗面作华容":我用它来给儿子洗脸,让他容颜如花般美丽。
"欲问平安无使来":想要询问亲人的平安,却没有使者前来,
"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微笑,仿佛在诉说着不变的思念。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写作手法
象征:“雪花”与“桃花”在诗歌中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象征与隐喻。雪花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而桃花则可能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
2. 分段赏析
“燕山雪花大如席,与儿洗面作光泽。”此句明显化用了李白《北风行》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原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燕山雪花之大,犹如一张张竹席,而在这里,诗人进一步想象,用如此大的雪花来为儿洗面,赋予其光泽,既保留了原句的壮阔意境,又增添了一份温馨与想象。这种夸张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儿女的深情厚爱。“怳然天地半夜白,闺中只是空相忆。”“怳然”一词形容仿佛、好像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天地之间突然变得一片雪白,可能是指大雪纷飞或月光照耀下的景象。而“闺中只是空相忆”则表达了闺中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无尽等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外界的壮丽景象与闺中女子的孤寂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此句以桃花为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诗人想象着用点点桃花的汁液来为儿洗面,使其容颜更加美丽。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儿女的关爱,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也寓意着希望与新生。“欲问平安无使来,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句借用了“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经典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与无奈。想要询问亲人的平安,却无人传来消息,只能看着桃花在春风中绽放,依旧美丽而无情。这里的“桃花”与“春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静态的美,后者是动态的美,但都无法掩盖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上一篇:宋·王安石《书定林院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