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一片绿交加":平川上万物生机勃勃,一片片翠绿交相掩映,
# 交加:交错。,川原:平原,原野。
"深树冥冥不见花":密密麻麻的庄稼和树叶挡住阳光,一片幽冥晦暗,看不到任何鲜花。
# 冥冥:昏暗。
"风日有情无处著":暖风丽日也感到没有落脚的地方,
# 无处著:无处用的意思。著:着意,着力。,风日:风和日丽。
"初回光景到桑麻":它们初次看到这丰收在望的景象,便转而把它们的温暖移到那繁茂的桑麻上来。
# 景:风光景色。,回:转。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绘了川原翠绿交加,深树遮蔽不见花朵,风日将光影带到桑麻之间的郊外景象。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展现出乡村田野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郊外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欣赏美景时闲适愉悦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拟人:“风日有情无处着,初回光景到桑麻”,赋予“风日”以人的“有情”和“无处着”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日将光影带到桑麻间的画面,使诗句充满情趣。白描:全诗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出郊外川原、深树、桑麻等景象,不做过多修饰,却能让读者清晰感受到乡村景色的自然与生机。
3. 分段赏析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绿交加”生动展现出川原上翠绿植物繁茂、相互掩映的画面,富有层次感,凸显出初夏万物生长的蓬勃态势。“冥冥”一词,精准地描绘出深树茂密,浓叶蔽日的状态,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幽深的树林之中。此句从视觉角度,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有情”赋予风日以人的情感,使诗句富有情趣。“无处著”“初回”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风日想要施展力量却难以抉择,最终将光影投向桑麻的动态。诗人借此含蓄地暗示了农业丰收的即将到来,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如这风日般,希望改革能给人民带来美好与希望的情怀,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
4. 作品点评
《出郊》是王安石描绘农村自然景物的诗作之一,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与思想价值。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融情于景、拟人、白描等手法,生动勾勒出乡村生机勃勃之景,使情感表达自然且富有韵味。同时,诗中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以“风日有情”等想象赋予自然元素人的情感,又表达得婉丽含蓄。思想性上,诗中不仅流露出对乡村风光的喜爱赞美,还借“风日”寄寓自己作为改革家,希望改革如暖风和丽日般,给人民带来丰收与希望的情怀。此诗虽篇幅短小,却在写景抒情中蕴含深意,体现了王安石诗歌善于观察、精于表达的特色,是其诗歌创作中的优秀作品。
上一篇:宋·王安石《题雱祠堂》
下一篇:宋·王安石《答张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