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诗所咏":寒冬的泉水多该歌咏啊,
"独此沸如蒸":唯有这温泉沸腾得如蒸。
"一气无冬夏":一年四季这里分不出寒暑,
"诸阳自废兴":每天的太阳还有落有升哩。
# 自:张本作有。
"人游不附火":游人无需带火取暖,
"虫出亦疑冰":虫儿出来也不信天寒地冻。
# 疑:未信。
"更忆骊山下":更想起那骊山脚下,
"歊然雪满塍":蒸气弥漫而雪满田塍。
# 歊然:歊(音嚣),气上出貌,歊然气盛。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分段赏析
首联“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诗人开篇以对比手法点题。古往今来,诗人们多咏寒泉之清冷,而此泉却“沸如烝”,水汽蒸腾如沸腾,形成鲜明反差,引发读者对温泉独特性的好奇。颔联“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废兴”,诗人从科学角度解释温泉成因。“一气”指地下热气,它不受冬夏季节更替影响,恒常喷涌,使得阴阳消长的常规规律(“诸阳”)在此失效。此联既展现自然规律的奇妙,也暗含诗人对宇宙力量的敬畏。颈联“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诗人通过人与昆虫的反应侧面烘托温泉之热。游人在此无需生火取暖,甚至昆虫误以为身处冰天雪地,这种反差强化了温泉“热”的极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其独特魅力。尾联“更忆骊山下,歊然雪满塍”,诗人由眼前温泉联想到骊山华清池。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温泉热气蒸腾(“歊然”),而如今雪覆田埂(“雪满塍”),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此联既呼应首联的寒泉与沸泉之比,又暗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温泉恒热,而人间繁华如雪般易逝,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哲思。
上一篇:宋·王安石《定林示道原》
下一篇:宋·王安石《送苏屯田广西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