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明山鸟百般催":晴朗的日子里,山间的鸟儿用种种鸣啭催促,
# 百般:指各式各样。,晴明:指天空明朗。
"不待桃花一半开":还未等到桃花绽放出一半的娇艳。
# 不待:不等。
"雨后绿阴空绕舍":雨过天晴后,浓绿的树荫空自环绕着房舍,
"总将春色付莓苔":最终只能将这满目的春光,尽数交付给青苔。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分段赏析
首句“晴明山鸟百般催”点明时间,“山鸟百般催”运用拟人手法,将山鸟的鸣叫写得活泼急切,仿佛在催促春天快些前行,画面中跃动着生机。次句“不待桃花一半开”承接上文,形成转折——山鸟虽急切催促,桃花却连半数都未绽放,以“未开”的静态与“催”的动态对比,暗写春日进程的从容,也隐含一丝“被催促却未完全展开”的遗憾。后两句转向雨后景象,“雨后绿阴空绕舍”中“空绕”二字值得品味:雨后的绿阴浓密地环绕房舍,却因无人驻足欣赏而显得“空”,视觉上的饱满与心理上的疏离形成微妙张力。“总将春色付莓苔”则笔锋一转,将春色的“归属”落在“莓苔”上——这种常生长于阴湿角落的植物,承接了雨后最浓郁的绿意,看似“春色”被“交付”给不起眼的角落,实则以小见大,暗喻春光渐晚时,生机并未消散,只是换了一种更静谧的方式延续。全诗从山鸟的急切催促,到桃花的未绽,再到绿阴绕舍、莓苔承色,层层递进地勾勒出清明时节春光流转的画面,在细腻的景物变化中,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对平凡生机的珍视。
2. 作品点评
王安石的《雨晴》一诗用词极为讲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总能用最简单的文字勾勒出鲜活的画面。诗中既没有生僻字,也没有刻意堆砌典故,却能通过“雨后绿阴空绕舍”这类看似平常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见雨后庭院里层层叠叠的绿荫,以及石阶上悄然蔓延的青苔。让整首诗既清新自然又充满画面感。
上一篇:宋·王安石《西太一宫楼》
下一篇:宋·王安石《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