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o
jiā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shān
làng
fān
jiāng
shuǐ
qīng
tiān
zhào
yǎn
míng
huàn
xiān
rén
lái
zhù
jiào
xīn
shàng
céng
chéng

译文

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碧绿的波浪,正朝着江水奔腾而去,澄澈的江水好似青天一般,明亮耀眼,映照得人眼睛都发亮。真想唤来仙人在此居住,别让他们再辛苦地去攀登那高高的层城。

逐句剖析

"山如碧浪翻江去":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碧绿的波浪,正朝着江水奔腾而去,

"水似青天照眼明":澄澈的江水好似青天一般,明亮耀眼,映照得人眼睛都发亮。

"唤取仙人来住此":真想唤来仙人在此居住,

"莫教辛苦上层城":别让他们再辛苦地去攀登那高高的层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泊姚江》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作。此诗创作于他泊舟姚江之际,彼时诗人停下旅途的脚步,为姚江的美景所震撼,有感而发,以简洁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出姚江独特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与由衷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山如碧浪翻江去”,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静态的山峦赋予动态之美。他把连绵的山峦比作碧绿的波浪,仿佛这些山峦不甘于静止,正朝着江水汹涌奔腾而去。“碧浪”一词,精准地描绘出了山峦的色彩,那浓郁的绿色,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涂抹的颜料,充满生机与活力。而“翻江去”则赋予山峦以动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山峦如波浪般起伏涌动,气势磅礴。这一比喻,打破了人们对山峦静态的常规认知,使画面充满了张力,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观察力与想象力。“水似青天照眼明”,紧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江水。他把江水比作青天,突出了江水的清澈透明。在阳光的照耀下,江水波光粼粼,如同青天一般明亮耀眼,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天空的湛蓝与明亮倒映其中。“照眼明”三个字,生动地描绘出江水的澄澈给诗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让读者也能深切感受到那种明亮、清新的感觉。这两句诗,一写山,一写水,山水相映,色彩鲜明,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为全诗奠定了清新、明快的基调。“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不禁展开想象的翅膀。他认为这样的人间仙境,不应只有凡人欣赏,应该邀请仙人来此居住。在古代文化中,仙人往往居住在仙境般的地方,而诗人觉得姚江的景色丝毫不逊色于传说中的仙境。“莫教辛苦上层城”,则进一步强调了姚江的美好。在诗人看来,仙人平时居住在高高的层城之上,需要历经辛苦攀登,而姚江这里景色优美,环境清幽,仙人来此居住,便可免去攀登层城的辛苦。这一想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姚江景色的赞美,更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回桡》

下一篇:宋·王安石《破冢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