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shā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zhāo
píng
gāo
gāng
miàn
duàn
xíng
shèng
yóu
zài
xiǎn
liáng
niǎo
xiāng
zhǔ
jiāng
dāng
qián
zhǎn
yàn
cuì
xiāo
tōng
liú
chú
huì
gān
měi
shèng
niú
kòu
lán
chū
yuán
tuó
yōu
姿
shí
shēn
diàn
殿
tài
wēi
níng
liǎng
duì
tiáo
tiáo
yún
tiān
duō
shèng
yuè
yuè
luò
wén
jīn
fēng
xuān
jiā
shuāng
diān
chén
zài
yíng
shǐ
zhī
xiàng
jiào
dàn
suǒ
zuó
láng
bèi
chū
zhǐ
jiàn
shí
róng
huá
zhāo
jìn
gěng
kōng
rén
shì
suí
zhuàn
zhú
cāng
máng
jìng
shuí
zhǔ
duō
jiē
tán
shī
kāi
xiù
yíng
pán
wàn
chǔ
gāo
qiè
xīng
chén
xīn
qiū
zhào
niú
tāng
xiū
bìng
zhuǎn
shàng
qīng
tiān
shè
shēn
líng
cāng
xiá
tóng
píng
zhū
lán
ěr
líng
yōu
fèn
shuí
yán
zhāng
chǔ
shì
xióng
yìng
qiān

译文

金山寺依凭高高的山冈,四面隔绝了往来的行人旅客。这等胜景之地处在险峻之处,江上的浮桥袅袅地相互撑拄着。大江横在我的眼前,江水波光闪烁如翠色丝绸舞动。通流之水与厨房相连,江水甘美胜过牛乳。敲击栏杆,鼋鼍就会出现,它们幽美的姿态时常能看到。深夜寺殿突兀耸立,天上太微星仿佛凝聚成天帝的居所。两岸崖壁相对耸立,相隔遥远如被云雨阻隔。天空开阔,月亮显得格外明亮,月落时能听到渡口的鼓声。夜晚江风喧闹,大船两边夹着双橹。船只瞬间就可能颠簸沉没,我自会划桨迎接你。才知道佛教的力量,度过劫难便没有痛苦。回忆当初狼狈的时候,只看到石头和泥土。荣华富贵在一朝之间消逝,就像土偶空自弯腰。人事如同风中转动的蜡烛般无常,茫茫世事究竟谁是主宰。转眼间僧众化缘让寺庙建成,华丽的柱子下有千万个石础。高高的楼阁仿佛接触到星辰,新秋的月光照着牛郎织女星。汤惠休的诗让我病体有了精神,仿佛要转身飞上青天。飞身凌驾于苍霞之上,一同靠着朱红的栏杆交谈。我歌唱你且听着,心中的幽愤得以倾诉。谁说张处士,他的雄健文笔辉映千古。

逐句剖析

"招提凭高冈":金山寺依凭高高的山冈,

"四面断行旅":四面隔绝了往来的行人旅客。

"胜地犹在险":这等胜景之地处在险峻之处,

"浮梁袅相拄":江上的浮桥袅袅地相互撑拄着。

"大江当我前":大江横在我的眼前,

"飐滟翠绡舞":江水波光闪烁如翠色丝绸舞动。

"通流与厨会":通流之水与厨房相连,

"甘美胜牛乳":江水甘美胜过牛乳。

"扣栏出鼋鼍":敲击栏杆,鼋鼍就会出现,

"幽姿可时睹":它们幽美的姿态时常能看到。

"夜深殿突兀":深夜寺殿突兀耸立,

"太微凝帝宇":天上太微星仿佛凝聚成天帝的居所。

"壁立两崖对":两岸崖壁相对耸立,

"迢迢隔云雨":相隔遥远如被云雨阻隔。

"天多剩得月":天空开阔,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月落闻津鼓":月落时能听到渡口的鼓声。

"夜风一何喧":夜晚江风喧闹,

"大舶夹双橹":大船两边夹着双橹。

"颠沉在须臾":船只瞬间就可能颠簸沉没,

"我自楫迎汝":我自会划桨迎接你。

"始知像教力":才知道佛教的力量,

"但度无所苦":度过劫难便没有痛苦。

"忆昨狼狈初":回忆当初狼狈的时候,

"只见石与土":只看到石头和泥土。

"荣华一朝尽":荣华富贵在一朝之间消逝,

"土梗空俯偻":就像土偶空自弯腰。

"人事随转烛":人事如同风中转动的蜡烛般无常,

# 烛:一作“轴”。

"苍茫竟谁主":茫茫世事究竟谁是主宰。

"咄嗟檀施开":转眼间僧众化缘让寺庙建成,

"绣楹盘万础":华丽的柱子下有千万个石础。

"高阁切星辰":高高的楼阁仿佛接触到星辰,

"新秋照牛女":新秋的月光照着牛郎织女星。

"汤休起我病":汤惠休的诗让我病体有了精神,

"转上青天去":仿佛要转身飞上青天。

"摄身凌苍霞":飞身凌驾于苍霞之上,

"同凭朱栏语":一同靠着朱红的栏杆交谈。

"我歌尔其聆":我歌唱你且听着,

"幽愤得一吐":心中的幽愤得以倾诉。

"谁言张处士":谁说张处士,

"雄笔映千古":他的雄健文笔辉映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山寺》是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本诗以游览金山寺为题材,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人生和世事的感悟。诗开篇点明金山寺建于高冈,地势险要,行人稀少,仅浮梁相通。继而描写大江波光潋滟,江水甘美,可见鼋鼍;夜晚寺殿突兀,星辰闪烁,两崖壁立。诗人触景生情,忆起往昔的狼狈,感慨荣华易逝、人事无常。又写如今金山寺因众人布施而楼阁高耸,新秋月光洒落。最后诗人抒发幽愤,认为前人虽有佳作描绘此景,自己亦有独特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大江当我前,飐滟翠绡舞”,将大江波光粼粼的水面比作舞动的翠色丝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灵动与美丽,增强了画面感。对比:“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人事随转烛,苍茫竟谁主”,将往昔的狼狈(只见石与土)与如今金山寺的荣华(绣楹盘万础,高阁切星辰)进行对比,突出世事无常,荣华易逝,引发对人生和世事主宰的思考。借景抒情:诗中多处描绘金山寺的景色,如“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夜风一何暄,大舶夹双橹”,借夜晚金山寺周边的清幽与江上船只往来的景象,抒发内心的感慨与幽愤。

2. 分段赏析

前八句:“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大江当我前,飐滟翠绡舞。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先写金山寺的位置与地势,突出其险要。接着描绘眼前大江美景及江水的甘美,为下文进一步描写寺景和抒情做铺垫。中间十二句:“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夜深殿突兀,太微凝帝宇。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描写在金山寺能看到鼋鼍,夜晚寺殿在星空下的雄伟,以及两崖相对的壮阔,从不同角度展现金山寺周边环境的独特与壮美。“天多剩得月”至“我自楫迎汝”:“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夜风一何暄,大舶夹双橹。颠沉在须臾,我自楫迎汝”,描绘夜晚金山寺的清幽宁静,江面上船只往来,诗人由此联想到人生的起伏,表达出一种面对世事的坦然。“始知像教力,但度无所苦。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人事随转烛,苍茫竟谁主”,由金山寺的存在感慨佛教的力量,进而回忆往昔,对比今昔,发出世事无常、人生苍茫谁主的感慨。“咄嗟檀施开”至“新秋照牛女”:“咄嗟檀施开,绣楹盘万础。高阁切星辰,新秋照牛女”,写如今金山寺因众人布施而辉煌,楼阁高耸与星辰相接,新秋月光映照,再次展现金山寺的壮观,与前文的感慨形成呼应。最后六句:“汤休起我病,转上青天去。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我歌尔其聆,幽愤得一吐。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诗人抒发内心幽愤,认为自己也有独特的感受,即使前人有雄笔描绘金山寺,自己的感悟也别具意义,深化了诗歌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秋早》

下一篇:宋·王安石《谢安墩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