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yuē
zhī
zhí
fāng
bìng
shì
zhèng
shū
ji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wǎng
shí
jiāng
zǒng
zhái
jìn
zài
qīng
jǐng
miè
fēi
tóng
tái
qīng
shàng
zhú
chí
táng
sān
yuè
líng
màn
liǔ
jìng
shí
míng
míng
chuān
绿
fāng
chí
zuì
suǒ
ài
wèi
chuān
穿
zhù
wǎng
zhōu
liáng
cháng
nián
xīn
rén
wǎn
xīn
shì
cǎo
xiāo
yáo
yán
xīn
lǎn
jié
suì
shú
gèng
néng
shì
yuàn
zhōng
shuǐ
kāi
máo
guǐ
yíng
zhū
huāng
gěng
rén
jìng
sǎo
xuān
háo
jìng
liú
lián
hǎi
niǎo
nuǎn
zhuī
zhú
fāng
wài
tíng
gāo
zhú
chū
sāng
luò
shí
yào
fēi
cán
mián
lǎo
wèi
yán
dāng
yuán
dōng
mén
shuǐ
shàng
nán
zhú
suī
yǐn
shǎng
tiào
hái
héng
bēi
shòu
hòu
jiàn
zhí
qiàn
shū
qián
tiào
lín
chū
chóng
jǐn
duò
ruǎn
tǒng
shū
juǎn
jiǎo
lián
chū
suō
qiān
zhī
sūn
yáng
wàn
běn
ào
mǎn
mén
táo
lìng
zhū
àn
hán
hóu
shàng
yǒu
gōng
xīn
tīng
zhǔ
jīn
diàn
yōng
jīng
cuì
néng
zuò
dǒu
líng
xuān
běi
zhǔ
huā
shí
yún
chú
liáo
xiào
pín
gòu
xíng
huāng
chéng
tǎng
juàn
zhòu
gǎn
suī
běi
hǎi
jiǔ
nǎi
yǒu
píng
jīn
ròu
xiāo
xiāo
xiān
zhī
chéng
shì
jiǔ
fán
shēng
lái
yìn
tái
shàng

译文

往日江总住过的宅子,就靠近青溪的曲折处。井台已消失,旧时的梧桐也换了新株,台榭虽倾颓,还剩几竿翠竹挺立如初。三四月的池塘边,菱蔓缠绕,荷花的香气浓得化不开。蒲草与柳树也争着趁时生长,一川绿意幽暗,铺向远处。那方形的小洲是我最爱,总想着能在那里凿池筑屋。可惜想去却没有船桥可渡,多年来只能把它藏在心里,挂在眼目。老朋友晚年得了这处地方,便把心事都寄托给草木。悠闲度日,新修的屋檐下自在舒服,小路曲折相连,早已走得熟络。更叫人合心意的是,在水中央开辟了茅屋。荒僻处的杂草尽数除尽,人间的喧闹污浊也一扫而空。像濠梁的游鱼,在清水中自在流连,似海边的飞鸟,趁着暖意追逐相逐。怎会没有世外的闲人,来这里停下高逸的脚步?记得当初桑落时节,你邀我来访,难道不是早有的约嘱。如今蚕眠将尽,却还没说过 “快点来” 的催促。大概是东门的水太浅,还阻碍着南浦来的船渡。我的屋舍虽隐蔽在树荫里,凭栏观赏眺望,倒也能自足。横斜的池塘承接后山的涧水,笔直的沟渠通向前面的河渎。跳跃的鱼儿,像抖落了层层锦缎,飞鸟振翅,羽落如软玉轻铺。绿荷叶交替舒展又卷曲,紫菱角相连着出没起伏。千枝梧桐,像峄山之南的梧桐后裔,万株翠竹,不输淇水岸边的繁密簇聚。满院都是陶渊明爱赏的草木,沿岸尽是韩侯诗中提及的菜蔬。更有野趣生灵,陪您一同新鲜赏读。芜菁如金钿簇拥,翠绿的覆盖物铺展在苜蓿之上。蛤蟆能献些小技,蝌蚪似可认读的文字稀疏。窗轩俯临北渚,花香时常漫过山谷。耕耘锄种不过姑且效仿,屋舍构建还能慢慢续补。若不嫌弃这荒僻行程,哪怕一天时光,我也敢约你同赴。虽没有北海孔融那样的好酒,却有平津侯公孙弘般的肉食可沽。你这如仙李般清逸的人,在城市里早该厌烦了局促。传句话让你同来,在我台谷的树荫下共沐清凉舒服。

逐句剖析

"往时江总宅":往日江总住过的宅子,

# 江总:南朝文学家。

"近在青溪曲":就靠近青溪的曲折处。

"井灭非故桐":井台已消失,旧时的梧桐也换了新株,

"台倾尚余竹":台榭虽倾颓,还剩几竿翠竹挺立如初。

"池塘三四月":三四月的池塘边,

"菱蔓芙蕖馥":菱蔓缠绕,荷花的香气浓得化不开。

# 菱蔓芙蕖馥:菱角蔓延,滋长,荷花透着香气。芙蕖,荷花的别称;馥,香气。

"蒲柳亦竞时":蒲草与柳树也争着趁时生长,

"冥冥一川绿":一川绿意幽暗,铺向远处。

"方坻最所爱":那方形的小洲是我最爱,

# 方坻:水中方形岛屿。

"意谓可穿筑":总想着能在那里凿池筑屋。

# 穿筑:挖池塘筑假山。

"欲往无舟梁":可惜想去却没有船桥可渡,

# 舟梁:船和桥。

"长年寄心目":多年来只能把它藏在心里,挂在眼目。

"故人晚得此":老朋友晚年得了这处地方,

# 故人:王安石自指。

"心事付草木":便把心事都寄托给草木。

"消摇檐宇新":悠闲度日,新修的屋檐下自在舒服,

"揽结蹊隧熟":小路曲折相连,早已走得熟络。

"更能适我愿":更叫人合心意的是,

"中水开茆屋":在水中央开辟了茅屋。

# 茆:同“茅”。,中水:水中,指水中岛屿。

"鬼营诛荒梗":荒僻处的杂草尽数除尽,

"人境扫喧黩":人间的喧闹污浊也一扫而空。

# 喧黩:喧闹污浊。

"濠鱼净留连":像濠梁的游鱼,在清水中自在流连,

# 濠鱼:典出《庄子·秋水》,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是否知鱼之乐,后遂用"濠上观鱼"、"鱼游濠上"、"鱼乐"等表示纵情山水,逍遥游乐。濠,是水名,在今安徽省凤阳县;梁,是桥梁。

"海鸟暖追逐":似海边的飞鸟,趁着暖意追逐相逐。

"岂无方外客":怎会没有世外的闲人,

"于此停高躅":来这里停下高逸的脚步?

# 高躅:高尚的行为。躅,足迹。

"忆初桑落时":记得当初桑落时节,

"要我岂非夙":你邀我来访,难道不是早有的约嘱。

"蚕眠忽欲老":如今蚕眠将尽,

"一个未言速":却还没说过 “快点来” 的催促。

"当缘东门水":大概是东门的水太浅,

"尚涩南浦舳":还阻碍着南浦来的船渡。

# 舳:船。

"吾庐虽隐翳":我的屋舍虽隐蔽在树荫里,

# 隐翳:草木遮掩。

"赏眺还自足":凭栏观赏眺望,倒也能自足。

"横陂受後涧":横斜的池塘承接后山的涧水,

# 陂:湖。

"直堑输前渎":笔直的沟渠通向前面的河渎。

"跳鳞出重锦":跳跃的鱼儿,像抖落了层层锦缎,

# 跳鳞出重锦:指锦鳞闪闪的鱼儿跃出水面,水面上飞舞着的雪白的水鸟像白玉慢慢落下。

"舞羽堕软玉":飞鸟振翅,羽落如软玉轻铺。

"碧筩递舒卷":绿荷叶交替舒展又卷曲,

# 筩:筒。

"紫角联出缩":紫菱角相连着出没起伏。

"千枝孙峄阳":千枝梧桐,像峄山之南的梧桐后裔,

# 千枝孙峄阳:指居所周围生长着的都是贵重的有名气的竹木。与前句“井灭非故桐,台倾尚余竹”照应。千枝、万本,指生长着的竹木数量之多。孙、毋,活用作动词,意为源于;毋,“母”之误。峄阳,峄山之阳生长一种适于制作琴瑟的特殊桐树,被称为“峄阳孤桐”,汉‧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应劭《风俗通》:“梧桐生於峄山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甚清雅。”淇澳,淇水之曲岸,以竹闻名于世。

"万本毋淇澳":万株翠竹,不输淇水岸边的繁密簇聚。

"满门陶令株":满院都是陶渊明爱赏的草木,

# 陶令株:陶渊明柳。因其宅边有五株柳树,又号“五柳先生”。

"弥岸韩侯蔌":沿岸尽是韩侯诗中提及的菜蔬。

# 弥岸韩侯蔌:满岸是韩信曾吃过的野菜。弥,满。韩侯,韩信曾被封淮阴侯,所以人称韩侯;他少年丧亲,家贫如洗。蔌,蔬菜的总称,有“山肴野蔌”之谓。

"尚复有野物":更有野趣生灵,

"与公新听瞩":陪您一同新鲜赏读。

"金钿拥芜菁":芜菁如金钿簇拥,

"翠被敷苜蓿":翠绿的覆盖物铺展在苜蓿之上。

"虾蟆能作技":蛤蟆能献些小技,

"科斗似可读":蝌蚪似可认读的文字稀疏。

"棂轩俯北渚":窗轩俯临北渚,

"花气时度谷":花香时常漫过山谷。

"耘耡聊效颦":耕耘锄种不过姑且效仿,

"缔构行可续":屋舍构建还能慢慢续补。

"荒乘傥不倦":若不嫌弃这荒僻行程,

"一昼敢辞卜":哪怕一天时光,我也敢约你同赴。

"虽无北海酒":虽没有北海孔融那样的好酒,

"乃有平津肉":却有平津侯公孙弘般的肉食可沽。

"翛翛仙李枝":你这如仙李般清逸的人,

# 翛翛:形容清凉。

"城市久烦促":在城市里早该厌烦了局促。

"寄声与俱来":传句话让你同来,

"荫我台上谷":在我台谷的树荫下共沐清凉舒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目的是邀请友人杨骥来归隐,同时也抄赠给正甫书记官。全诗共有二十八联六十句,收录在《王临川集》等文集中。诗的开头从江总旧宅的荒芜景象写起,描绘了青溪畔草木茂盛的自然景色。接着讲述了购置宅院、修缮房屋、建造茅屋的隐居生活,通过“跳鳞”“舞羽”等形象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耕读自足的闲适生活情趣。诗的结尾部分,借助“桑落蚕眠”“荫我台上谷”等表述,暗指时光的流逝,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友人归隐的心意。诗中还融入了“濠鱼”的典故,以及陶渊明、韩信等历史人物的意象,语言朴实简练,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山水田园间的隐逸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招隐诗。通过对青溪畔江总旧宅周边自然风貌、购宅修葺的隐居生活的描述,描绘了草木繁茂、生机盎然的环境与耕读自足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作者退居金陵时的闲适情趣,表达了对友人杨骥归隐的邀请以及自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濠鱼净留连”句,巧用“濠梁观鱼”典故(出自《庄子·秋水》,原指庄子与惠子辩论鱼是否快乐,体现超然物外的哲思与闲适情趣)。作者在诗中以“濠鱼”代指隐居处清水中自在流连的游鱼,借典故中“鱼之乐”的意涵,含蓄展现归隐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然心境,既暗合自身退居金陵的闲适状态,也借此营造超然淡泊的氛围,委婉传递对友人归隐逸趣的邀约。白描:诗中写旧宅残迹、池塘草木等句,以简练笔墨勾勒出荒芜而生机的自然风貌与朴素的隐居环境,不事雕琢。通过对井台、竹树、菱蔓、芙蕖等的直接描绘,展现出退居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传递出与草木相融的闲适隐逸情趣。

3. 分段赏析

“往时江总宅,近在青溪曲”,点明过去江总宅的位置,在青溪弯曲处,暗含历史变迁之感,为全诗写景叙事奠定地点基础。“井灭非故桐,台倾尚余竹”,写井台消失、梧桐不再,只有倾颓台榭边的竹子尚存,通过对比,展现旧宅荒芜中仍有生机,自然景物的坚韧跃然纸上。“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描绘三四月的池塘,菱蔓缠绕,荷花飘香,点明时节,突出自然景色的芬芳怡人,充满生活气息。“蒲柳亦竞时,冥冥一川绿”,蒲柳在此时竞相生长,一川绿意幽暗,展现植物蓬勃的生命力,画面感强,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氛围。“方坻最所爱,意谓可穿筑”,表明方形小洲是作者最爱,心中想着在此凿池筑屋,体现对理想居所的向往,情感真挚。“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无奈想去却无船桥,只能长久将小洲记在心里、看在眼里,抒发向往而不得的遗憾,为后文友人得宅做铺垫。“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说老朋友晚年得到此处,把心事寄托给草木,体现友人寄情自然的心态,也为描写隐居生活拉开序幕。“消摇檐宇新,揽结蹊隧熟”,新居屋檐下逍遥自在,小径相连已走得熟悉,描绘友人隐居后的惬意生活,闲适之情溢于言表。“更能适我愿,中水开茆屋”,友人在水中央开辟茅屋,更合作者心意,进一步展现隐居环境的独特与美好,令人向往。“鬼营诛荒梗,人境扫喧黩”,清除荒草,扫除人间喧闹污浊,突出隐居地的清幽洁净,表达对远离喧嚣的喜爱。“濠鱼净留连,海鸟暖追逐”,写清水中游鱼自在流连,海鸟在暖日里追逐,通过自然生物的自在,暗示隐居生活的闲适自由。“岂无方外客,于此停高躅”,反问是否有世外之人在此停留,含蓄地表达希望友人来此归隐的心意,语气委婉。“忆初桑落时,要我岂非夙”,回忆当初桑落时节友人邀自己来访,这岂非早有的约定,体现两人之前的默契与情谊。“蚕眠忽欲老,一个未言速”,如今蚕眠将尽即将老去,却还未催促,暗示时光流逝,盼友人快来,情感细腻。“当缘东门水,尚涩南浦舳”,推测友人未到可能是东门水浅阻碍了船只,为友人未到找理由,展现对友人的理解。“吾庐虽隐翳,赏眺还自足”,自己的屋舍虽隐蔽,但若观赏眺望也能自足,体现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态,知足常乐。“横陂受后涧,直堑输前渎”,横塘承接后涧之水,直沟将水输送到前河,描绘居所周边的水利布局,体现自然与生活的融合。“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跳跃的鱼儿如锦缎,飞鸟羽毛似软玉,运用比喻,生动展现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灵动。“碧筩递舒卷,紫角联出缩”,荷叶舒展卷曲,紫菱角出没相连,细腻刻画植物的动态,展现池塘中景物的生机与趣味。“千枝孙峄阳,万本毋淇澳”,千枝梧桐、万本翠竹,用夸张手法表现植物繁茂,暗含对高雅品格的追求。“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满门如陶渊明喜爱的植物,岸边是韩侯诗中的菜蔬,借用历史人物,表现居所环境的雅致与归隐生活的悠然。“尚复有野物,与公新听瞩”,还有野物可供观赏,邀请友人共赏,体现对友人到来的期待。“金钿拥芜菁,翠被敷苜蓿”,芜菁如金钿簇拥,苜蓿似翠被铺展,用比喻描绘野菜的美丽,充满生活情趣。“虾蟆能作技,科斗似可读”,蛤蟆似在表演,蝌蚪像可认读的文字,赋予野物以趣味,展现隐居生活的闲适与生机。“棂轩俯北渚,花气时度谷”,窗轩俯临北渚,花香时常飘过山谷,从视觉、嗅觉角度写景,营造出清新宜人的氛围。“耘锄聊效颦,缔构行可续”,耕耘锄种姑且效仿,屋舍构建还可继续,体现对田园劳作的享受与对未来生活的规划。“荒乘傥不倦,一昼敢辞卜”,若不嫌荒远乘车前来,即便一天也愿相陪,直接表达对友人来访的欢迎,热情真挚。“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虽无好酒,却有肉食,用典表示会好好招待友人,展现诚意。“翛翛仙李枝,城市久烦促”,以仙李枝比喻友人,说其在城市久受烦扰,暗示友人应离开城市。“寄声与俱来,荫我台上谷”,请友人快来,在台上谷的树荫下共享清幽,直接发出邀请,情感殷切,收束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招叶致远》

下一篇:宋·王安石《暮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