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n
jié
xuǎ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jìn
hán
háo
nán
xìng
dōu
bìng
wàn
qíng
tiān
chù
lái
zhēn
shì
xiè
qióng
guī

译文

整日持着毛笔很难达到愉悦的心境,一切都没有色彩可供比较。万里晴朗的天空从何而来,真是一片珍贵的美丽。

逐句剖析

"尽日含毫难比兴":整日持着毛笔很难达到愉悦的心境,

"都无色可并":一切都没有色彩可供比较。

"万里晴天何处来":万里晴朗的天空从何而来,

"真是屑琼瑰":真是一片珍贵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甘露歌(节选)》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词。词中词人以独特笔触描绘难以用言语和色彩比拟的美好事物,运用夸张、衬托、比喻等手法,如“都无色可并”的夸张,“万里晴天”的衬托及“屑琼瑰”的比喻,营造出空灵高洁意境。虽未明确所写具体事物,却能让人感受到其超凡脱俗。词人借物抒怀,寄托自身高尚品格与理想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词,词中描绘了词人面对一种难以用比兴表达、无可比拟的美好事物时的感受,借“万里晴天”“屑琼瑰”等营造出空灵、高洁的意境,体现出事物的超凡脱俗,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借物自喻,寄托自身高尚品格和追求的情思。

2. 写作手法

烘托:以“万里晴天”来衬托所写之物,用晴天的澄澈、明朗,烘托出该事物的纯净、高洁,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其美好。比喻:“真是屑琼瑰”,将事物比作美玉碎屑,形象地描绘出其质地晶莹、美好,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语言凝练,“尽日”突出构思之久,强调难以找到合适的比兴来描绘。“都无色可并”运用夸张,直言没有色彩能与所写之物相媲美,生动展现出其独特性,引发读者好奇,为后文蓄势。“万里晴天何处来,真是屑琼瑰”:从表达技巧看,以“万里晴天”的澄澈来衬托,用“屑琼瑰”的比喻,将所写之物比作美玉碎屑,描绘其晶莹美好。在形象塑造上,营造出一种空灵、高洁的意境,展现出词人对所写之物的高度赞美,也暗示其超凡脱俗的特质。从整体表达来看:词人借物抒怀,表面在写难以用言语和色彩形容的美好事物,实则以物自喻,通过对这一美好事物的赞美,寄托自身高尚的品格追求和对理想的执着,含蓄地表达出内在的精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题金沙》

下一篇: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