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出治蜀":文翁出使蜀地,
"蜀士始文章":蜀士们才华初展。
"司马唱成都":司马歌唱成都,
"嗣音得王扬":接过了王扬的音韵。
"荦荦汉守孙":汉守孙声名显赫,
"千秋起相望":千秋中相互期望。
"操笔赋上林":挥笔写《上林赋》,
"脱巾选为郎":脱巾选为郎官。
"拥书天禄阁":拥有书籍在天禄阁,
"奇字校偏傍":校勘奇字偏偏在旁边。
"忽乘驷马车":突然乘坐驷马车,
"牛酒过故乡":带着牛酒回到故乡。
"时平无谕檄":时局平稳无战争通告,
"不访碧鸡祥":不去寻找碧鸡祥。
"问君行何为":问君你的行为意图何在,
"关陇正繁霜":关陇之地已经覆盖寒霜。
"中和助宣布":中和政策辅助宣布,
"循吏缀前芳":任命官员才能延续前朝的美好风光。
"岂特为亲荣":这岂止是为了亲朋的荣耀,
"区区夸一方":只是区区地夸耀一方。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分段赏析
开篇以文翁治蜀兴学、司马相如弘扬文化的典故起兴,“文翁出治蜀”至“嗣音得王扬”,借古喻今,暗喻友人赴任邛州的文化使命。“荦荦汉守孙”二句,以汉朝贤守子孙的显赫家世,凸显友人出身名门、才学卓绝的形象。从“操笔赋上林”到“牛酒过故乡”,层层铺陈友人文学成就:赋诗皇家林苑、入选郎官、校勘典籍,突出其文采斐然;“忽乘驷马车”以简笔勾勒其衣锦还乡的荣耀,为后文淡泊名利埋下伏笔。“时平无谕檄”转写时局太平,无需战事文书,友人此行非为访仙求祥(“碧鸡祥”),而是赴“关陇繁霜”之地践行职责。“中和助宣布”点明核心:辅助朝廷宣扬仁政,继承清官传统。末句“岂特为亲荣”以反问收束,升华主题——赴任非图私誉,乃为天下苍生。
上一篇:宋·王安石《楼上》
下一篇:宋·王安石《寓言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