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líng
huái
怀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liù
dài
háo
huá
kōng
chù
suǒ
jīn
líng
wáng
àn
rán
shōu
yān
nóng
cǎo
yuǎn
wàng
jìn
huàn
xīng
qiū
zhì
jìng
jiāng
shān
shuí
shì
zhǔ
què
yīn
chú
xiū
lái
jiàn
dāng
shí
shì
shàng
jìn
chóng
chéng
gèng
shàng
lóu

译文

六代时期,金陵古城何其繁华,现在却成了空荡荡的地方,没有一点昔日王者之气。江面上雾霭沉沉,杂草丛生一直到望不到尽头的远方,从繁华到黯淡落寞,物换星移,多少个春秋岁月已流逝而去。想当初为江山而竞谁主沉浮的时候,兢兢业业艰苦奋斗,而坐拥江山的后代君王却耽于享乐,歌舞升平,最终导致国破人亡。这些历史上的事情已经烟消云散,我不能亲眼见到,在哀叹中,我登上最高的城楼。

逐句剖析

"六代豪华空处所":六代时期,金陵古城何其繁华,

"金陵王气黯然收":现在却成了空荡荡的地方,没有一点昔日王者之气。

# 黯:原作漠,据龙舒本改。,金陵王气:即指帝王所在地金陵的祥瑞之气。

"烟浓草远望不尽":江面上雾霭沉沉,杂草丛生一直到望不到尽头的远方,

"物换星移度几秋":从繁华到黯淡落寞,物换星移,多少个春秋岁月已流逝而去。

# 物换星移:景物改变,星辰移动。形容时序和世事的变化。

"至竟江山谁是主":想当初为江山而竞谁主沉浮的时候,兢兢业业艰苦奋斗,

"却因歌舞破除休":而坐拥江山的后代君王却耽于享乐,歌舞升平,最终导致国破人亡。

"我来不见当时事":这些历史上的事情已经烟消云散,我不能亲眼见到,

"上尽重城更上楼":在哀叹中,我登上最高的城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陵怀古》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怀古诗。诗中围绕金陵历史兴衰,首联直述六代豪华成空、王气消散;中间以“烟浓草远”勾勒景致,结合“物换星移”的时空变换,渲染沧桑氛围;尾联借“上尽重城更上楼”的动作,含蓄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思索。作品运用借景抒情、咏史抒怀的手法,既展现金陵风物,又深刻总结“歌舞破除休”的历史教训,直指荒淫误国的本质。其风格沉郁,将历史感慨融于景与议中,以凝练笔触传递对朝代更迭的深沉感怀,既体现王安石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洞察,也是宋代怀古诗中借古鉴今的作品,彰显以史为鉴的思想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品以金陵为切入点,描绘六代豪华终成空、金陵王气消散的景象,通过“物换星移”的时空转换,展现历史沧桑巨变;同时借“歌舞破除休”等内容,深刻总结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在怀古中融入对朝代兴衰的深沉思索,将历史感慨与鉴戒之意融于诗中。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六代豪华”往昔的鼎盛繁华与当下“空处所”的空寂萧索进行对照,通过情境上的强烈反差,凸显金陵从繁荣走向衰颓的变迁轨迹,加深历史兴衰更迭的沧桑氛围营造。借代:以“物换星移”中自然景物的更迭变化,巧妙借代时光的持续流逝与朝代的交替兴替,在含蓄凝练的表达里,勾勒出历史逐步演进的轨迹。咏史抒怀:紧扣金陵历史展开书写,深度提炼“歌舞破除休”背后荒淫误国的教训,借助怀古这一形式载体,抒发对历史兴衰规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往昔变迁的深沉慨叹。

3. 分段赏析

《金陵怀古》首联“六代豪华空处所,金陵王气黯然收”,以“六代豪华”与“空处所”对比,直陈金陵昔日繁华消散、王气不再的沧桑巨变,奠定怀古基调;颔联“烟浓草远望不尽,物换星移度几秋”,借“烟浓草远”的苍茫景致,结合“物换星移”的时空转换,含蓄展现岁月流逝与朝代更迭的历史厚重感;颈联“至竟江山谁是主,却因歌舞破除休”,以追问语气探讨江山归属,直指“歌舞”荒淫导致国破的历史教训,深化主题思考;尾联“我来不见当时事,上尽重城更上楼”,通过“上尽重城”“更上楼”的动作描写,既象征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又暗含对往昔盛景难见的遗憾,将历史感慨与人生怅惘融于登高之举中,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金陵怀古》是宋代王安石写的怀古诗,尽显其文学与政治双重视角的深刻性。诗作以对比手法凸显金陵从“六代豪华”到“王气黯然”的兴衰巨变,借“烟浓草远”的苍茫景致烘托历史沧桑,又以“物换星移”“歌舞破除休”等句剖析朝代更迭本质,直指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语言沉郁凝练,将景物描写与历史哲思交融,既展现对时光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也透露出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作为宋代怀古诗的佳作,其以景寓情、借古鉴今的艺术手法,彰显了王安石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度思考,兼具文学价值与思想意义,是其作品中融艺术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扬子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王安石《金陵即事三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