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ǎng
chǐ
齿
zhuà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liǎng
chǐ
齿
zhuàng
jiāo
qiān
cái
shēng
姿
xuān
xuān
huò
shì
lóng
zhī
méi
cháng
yǐng
fāng
pái
huái
liè
xián
pèi
bēn
fēng
léi
bǎo
chú
dòu
liàn
zhàn
cháng
huí
bēn
jiǔ
xiàn
dài
liǎng
tóng
diào
wéi
shì
suǒ
cāi
wèn
zhī
néng
yán
shǐ
使
xīn
yōu
zāi

译文

这两匹马正值壮年,都自认为具备千里马的天资。它们体态矫健、气宇轩昂,或许真是能引来神龙的骏马。一匹马站在宽阔的大路上,回头看着自己的影子,正在徘徊不前。一匹马挣裂了马嚼子和缰绳,嘶鸣着如风雷般狂奔而去。驻足不前的马并非只贪图槽中草料,它是留恋马棚,常常想着回去。狂奔而去的马也不是为了野外觅食,而是长期受束缚反而羡慕起劣马的自由。两匹马志趣不同,各自被世人揣测议论。想问它们却无法得到回答,这让我内心感到悠远惆怅。

逐句剖析

"两马齿俱壮":这两匹马正值壮年,

"自骄千里材":都自认为具备千里马的天资。

"生姿何轩轩":它们体态矫健、气宇轩昂,

"或是龙之媒":或许真是能引来神龙的骏马。

"一马立长衢":一匹马站在宽阔的大路上,

"顾影方徘徊":回头看着自己的影子,正在徘徊不前。

"一马裂衔辔":一匹马挣裂了马嚼子和缰绳,

"奔嘶逸风雷":嘶鸣着如风雷般狂奔而去。

"立岂饱刍豆":驻足不前的马并非只贪图槽中草料,

"恋栈常思回":它是留恋马棚,常常想着回去。

"奔岂欲野龁":狂奔而去的马也不是为了野外觅食,

"久羁羡驽骀":而是长期受束缚反而羡慕起劣马的自由。

"两马不同调":两匹马志趣不同,

"各为世所猜":各自被世人揣测议论。

"问之不能言":想问它们却无法得到回答,

"使我心悠哉":这让我内心感到悠远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两马齿俱壮》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临川先生文集》第八卷,被《王安石诗文选译》《王安石诗文选读》等选本列为重要作品。该诗通过两匹同龄壮马的不同生存状态展开主题构思。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塑造双马意象:一匹“立长衢顾影徘徊”安于槽枥,另一匹“奔嘶逸风雷”挣脱束缚,形成静与动的强烈反差。作品采用律诗对仗形式,押灰韵格律严谨,借助“裂衔辔”“恋栈”等典故暗喻世俗观念的局限。“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直抒胸臆,以“使我心悠哉”作结,既点明主旨又保留想象余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描绘了两匹健壮的马,一匹在大道上徘徊流连,一匹挣脱束缚狂奔嘶鸣,借两马不同的姿态与境遇,体现了它们不被世人理解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感慨与深沉思考。

2. 写作手法

对偶:“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形成对偶。两句结构对称,均以“一马”起笔,分别写马“立”与“奔”的姿态,展现两马不同状态,对比鲜明,增强韵律感。对比:以两马情态对照,“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显其恋栈踟蹰,“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见其脱缰奔放。同具千里之材,一安于羁缚,一向往自由,更凸显二者心性之异,及世俗对其认知的偏差。用典:“恋栈常思回”巧用“恋栈豆”典故,原指指劣马留恋马棚里的饲料。比喻庸人目光短浅,贫恋家室或禄位。诗中以此写立马,并非真为刍豆停留,却被误认恋栈;“裂衔辔”暗合不羁之意,原指挣脱束缚,诗中写奔马非欲野食,却遭猜疑,皆显世俗认知局限。

3. 分段赏析

“两马齿俱壮,自骄千里材”​​,开篇点题,以“齿俱壮”言二马正值盛年,而“自骄千里材”则暗喻其天赋异禀,气概不凡。此处“骄”字非贬义,乃自信之态,为后文对比埋下伏笔。“生姿何轩轩,或是龙之媒”​​,承前写马之神采,“轩轩”形容其昂扬之姿,而“龙之媒”典出《汉书·礼乐志》,谓天马乃神龙之引,此处借以喻二马非凡品,或可成就不世之功。“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转入对比描写。前者“立长衢”而“顾影徘徊”,显其踌躇不前,安于现状;后者“裂衔辔”而“奔嘶逸风雷”,则写其挣脱束缚,奋蹄疾驰。一动一静,反差鲜明,暗喻人之不同志趣。“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奔岂欲野龁,久羁羡驽骀”​​,进一步剖析二马心态。前者虽饱食槽枥,却“恋栈思回”,甘于安逸;后者虽自由驰骋,却因“久羁”而羡“驽骀”之平庸,暗含对世俗束缚的无奈。“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问之不能言,使我心悠哉”​​,总括全诗,言二马志趣相异,世人难解其心,而诗人亦无从问询,唯余悠远之思。此处“悠哉”既含怅惘,亦带超然,使诗意余韵绵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杂咏五首其一》

下一篇:宋·王安石《蝶》

猜你喜欢